今日关键词:换位思考
说起来对老公有那么多的不满意,但其实他是一个不错的爸爸,只是气急了的时候有些极端。他跟我一样关注着孩子,甚至比我更敏锐地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他也跟我一样苦恼着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
他经常说:“现在不管,以后还管的住吗?”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6岁以前管顶多是哭闹,6岁以后可能就是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我想老公肯定就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所以当我说多给孩子一些时间的时候,他才会不认同。想必那时,老公心里是很焦虑的吧。
假如我是老公,最苦恼的问题大概是孩子的不认可和老婆的不信任。
孩子总是对他说:“我不要你!” “我不听你的,我只听妈妈的!” 任何人听到这些话,心里总归是不舒服的。我轻飘飘地跟老公说:“你多陪陪他就好了。” 但其实经常他想跟孩子玩的时候,孩子都很抗拒,除非我有事情不在家,孩子才会接受跟爸爸玩。
我有意改善他们父子的关系,买了《小熊和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给小孩讲爸爸有多好、有多厉害,平时也跟小孩灌输很多事情只有爸爸才能做到,妈妈都做不到的。小孩心情好的时候说:“才不是。”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直接听都不愿意听了。
偶尔老公耐心陪小孩玩的时候,其实小孩还是喜欢他的,只是他们的情感账户里,进账少,支出多,终究还是不足以撑起一份亲密。《养育男孩》中说,6岁以前男孩子更喜欢妈妈,6~12岁就会更喜欢爸爸了,所以老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他眼里有我吗”,只要珍惜每天相处的时间,认真陪伴就好了。
另一个老公苦恼的事情就是,我会在他管教孩子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反驳他。其实我是知道不能当着小孩的面吵架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他教训孩子的时候,我也尽量不打扰。但有时他的行为确实过于严厉,如果遇到严重体罚的情况,我还是会出手阻止。
老公说:“你总是这样,我一教训他你就护着他,他知道有妈妈在就谁都不怕了。”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我已经尽量减少干预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护着。关于护着的边界、惩罚的边界,我们从未坐下来好好讨论过,我想这才是关键问题。我不知道他的手段会狠到什么程度,我心里害怕太严重,所以阻止了。他也不知道我护着的原因,害怕我太宠溺,所以也反对我了。
其实到这一步已经跟孩子无关了,本质问题是我们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不光是孩子的问题,生活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冲突。偏偏他是个怕麻烦的人,我也是个怕麻烦的人,有问题的时候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才导致积怨越来越深。孩子的问题,只是把回避了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让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去解决。
就像修复亲子关系是行为矫正的第一步一样,修复夫妻关系也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慢慢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