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聪明,孔融让梨的故事广为流传。但这个人言语尖刻,少年的时候就搞得人下不来台。
《世说新语》记载,他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登门拜访李膺。李膺富有才名,当时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来往的客人,都是才子、名士以及亲戚。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家。”李膺和宾客们都对他的话感到惊奇。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的话说给他听,陈韪说:“小时聪明,大了未必有才。”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陈韪听了尴尬不己。
人如果笨一点,只能说一些耿直的话,即使伤人也是直来直去。这样的人虽然讨嫌,但一般有档次的人不会与他计较。聪明的人不同了,骂人转弯抹角,招人深恨!孔融就是这样的人。
曹操攻灭袁绍之后,袁绍的儿子袁熙的老婆甄氏特别漂亮,曹操的儿子曹丕就把她占为己有。孔融听说这件事后,就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开始不明白,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说:“以今天的事情来看,想当年必定如此啦。”把曹操气得半死。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孔融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有不同意见,可以上表好好说,但以嘲讽、戏谑的口气说出来,不是在发表意见,而是在卖弄自己懂得多啊!
聪明人最怕的是故意标新立异,以示其不同流俗。孔融也犯了这个毛病。
孔融经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穿着便服就上班去了。身为政府官员,当然在着装上有规定,孔融不着官服,看似洒脱,但不是在笑话同僚俗吗?
在他心中,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与祢衡经常在一起说一些怪异的话,比如他说:“父亲对于儿女,有什么亲呢?推究儿女的来源,不过是父母情欲发泄的结果罢了。儿女对于母亲,又有什么好报答的?儿女与母亲的关系,就像一个物件在瓶子当中,物件出来,就与瓶子分离了。”
孔融是孔子的苗裔,如此胡说八道,叫社会人士怎么看得下去?
孔融如此放浪,分明是自恃其才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也不把朝廷的规矩和意识形态放在眼里。怀恨在心的曹操授意属下诬告孔融谤讪朝廷、不遵超仪、欲谋不轨,把他关进大狱。孔融如此富有才名,应该有人为他求情吧,竟然没有。不久,孔融被弃市,连累两个聪明的儿子一同遇害。
真正的聪明是什么?不是智力超群,脑筋转得快;也不是情商超高,人际关系搞得特别好,而是德行。有了良好的品德,不会挖苦人、嘲笑人;不会说一些有违道德伦理、社会习俗的话;不会自视才高,不守规矩。
真正的聪明人,混同在人群之中,你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