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体会人物形象;2.在奶奶给王葆讲的四个故事中选择一个,根据已有内容进行创编,也就是课后第二题;3.第三个环节是课后的选做题,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时,他并没有觉得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
基于以上环节的教学,认真反思今天的课堂,有以下收获:
一、课堂急不得,放慢脚步,抓住最佳教育契机
第一环节按理说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反而表现得不好,刚开始起来回答的两个同学,他们的答案是“形而上”“假大空”,因为他们的回答中没有在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又见了几个回答的不是很好。然后,我逐步引导他们一定要在课文中的句子中感悟特点,比如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这时学生恍然大悟,都能结合一定的句子谈体会。有学生说从每次奶奶要求王葆干什么,王葆就让奶奶讲故事可以看出,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有课文依据,不错。有孩子说从王葆看到“8”字就能想到宝葫芦,看出来王葆是一个善于联想、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有孩子从王葆的语言和动作看出王葆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不错,我又补充了可爱和天真。
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存在以下问题:1.问题抛出去之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导致一些学生一开始偏离方向。2.缺少耐心,不懂得等待,总是希望学生接到问题后能迅速回答,学生的回答缓慢的话,我就会显得有些着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一点很不好,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有耐心,当他们的学习遇到一定的难度时(哪怕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生看来很简单)要耐心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这节课的引导比前几节课要有效一些,值得肯定。3.总是期待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学习体验。比如,在第一个学生说出“我觉得王葆是一个想不劳而获的人”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这不是正确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答案,然后就委婉地否定了这孩子的说法。其实,孩子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王葆正是因为在奶奶的故事中知道了宝葫芦的神奇,要什么有什么,才想得到这样的一个宝葫芦,能借助宝葫芦的力量解决一切困难,要什么有什么,从这一个角度来看,王葆确实有“不劳而获”这个想法。
现在反思,我才意识到课堂上我可以不解答这个问题,但不能否定学生的这个说法,而是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去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现在王葆虽然有不劳而获这样的想法,但到底有没有成为依靠宝葫芦而不劳而获这样的人呢?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有一探究竟的想法和行动,同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知道:不劳而获并不能真正实现愿望让我们得到幸福路,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懊悔呀!由于自己缺少一定的课堂智慧,导致错过了引发学生生长的绝佳教育契机!怎样做呢?以后,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急于做出做出回应,给自己几秒钟的反应,以便找到更好更合适的解决方法。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充分表现
第二个环节是找出奶奶给王葆讲的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并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创编。这个环节学生的表现挺不错的。首先让同桌两个人互相讲一讲自己创编的故事,畅所欲言,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发言。之后,请学生在全班分享。这个环节令我惊喜万分:很多平时不举手的学困生都高高地举起了手。只要他们一举手,我一定会叫他们,课堂很多时候被优秀生“独霸”着,学困生缺少自信,我要抓住一切机会甚至还经常会创造机会来鼓励他们。
一个女生,学习一般,平时很少举手,这次举手勇敢尝试。跟那些程度好一点的学生比起来,这个孩子创编的故事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但是她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能够紧紧抓住课文给出的线索创编故事。我带领同学们一边听她讲自己的故事,一边给她纠正不合理之处,纠正了两次后,她的思维明显发生了变化,出现的漏洞越来越少。这已经非常好了,她在这次课堂上真正有了发展和成长。我为她高兴!
还有一个男生,举手举了好几次,但班里举手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叫都叫不过来。当我说出“最后一个名额”,并且叫了其他的孩子后,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失落。当时,我就决定等我叫起来的这个孩子说完了,我一定要给他一次机会。虽然后来让他来说的时候,他说得并不怎么样。但我还是很耐心第给他纠正,并大力表扬了他渴望回答、勇于表达的的精神。
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观点。
三、课内外联动,促进课外阅读和思辨
第三个环节是课后选做题,在第一课时让完后我就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为什么得到宝葫芦的王葆不到没有感到幸福,反而是烦恼呢?
这个问题的回答要通过阅读整本书才能回答。
昨天问题抛下去之后,很多孩子就去校图室借来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并抽空阅读,尤其是几个平时不怎么读书的孩子,也积极借来了书,这让我很欣慰。
课堂上,有几个孩子抢着来解答这个问题(有些孩子之前就读过这本书,有些孩子也是这几天读完的),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请了两位同学来回答,其中一个孩子的解答很详细,他讲故事的内容给大家讲了出来,他讲完之后其他孩子自然明白了: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脚踏实地,而不是不劳而获。
因为这样一个课后题的设计,就有了这样有趣有效的课内外联系。那么没有课后题的时候,老师就要用心思进行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加有广度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