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启蒙开始于乡里唯一的书店。
当年高尔基的《童年》就被安放在一米多高的黄色木质书架上,在十几平米的书店里无人问津,不过好看的蓝色封面和一整张的彩色插画已经有足够的魅力,让我有放弃三天零食的勇气把它抱回教室了!不过因为这本书我却被同学耻笑了一整个夏天,蓝色封面上印着的“教育部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籍”成为我整个初中时代的难堪回忆!
初中三年里,其中两年我借着学习委员的名义私自扣留学校订发的课外读本。那种薄薄的类似于故事会的系列读本,在经过班级几十人的转手后,最后总是没有任何悬疑的被我收在书包里带回家收藏。
可惜的是,里面很多连载的精彩小说我都没有开头,又因为班主任时不时的怠工疏忽,导致中间很多内容我也看不到。后来离开初中,彻底连结尾也看不到了!最后,我的初中时代就这样,以一个个没有结尾的结尾收场了!
后来,要坐四十分钟的客车和二十分钟的摩的,到城里的二等高中上学。我丝毫没有只差一分没有考入第一中学的沮丧和屈辱。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满大街的书店对我而言是多么的富有吸引力。直到有一天周末回家,我走进一家名叫原红的书店,在高高的书架上瞥见了那本没有读完的《铃儿响叮当》!没法形容当时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失忆的你经过一次长途跋涉后,突然恢复了记忆,陌生与熟悉的感觉让你心潮澎湃。从此,我逐渐养成了每个周末必逛书店的习惯,不为买,只为看!
我才明白,高中时代疯狂看书只是为了弥补初中时代的不甘和填补繁重学业带来的平淡。言情的、科幻的,日韩的、欧美的,恐怖的、悬疑的,报纸的,杂志的,纷杂散乱,信手拈来!
在课堂上偷看金庸《天龙八部》时的战战兢兢,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交换易中天的《品三国》时的不舍,还有买九把刀《功夫》时特意嘱咐老板要正版时的肯定,以及不忍再看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时的纠结,和读完丹布朗《达芬奇密码》时的震撼。这些细微末节,在好多年后的现在依然清晰,如白纸黑字般永难磨灭!
可是,自从进入大学后,没有一本完整的书能横亘在我大学四年那所谓的“光辉岁月”里。每次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早已不是因为你一辈子也可能读不完的各种各样的书,而是那些孤身坐在窗边,用最好的角度映衬夕阳余晖美丽的可人们!
终于,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把读书这件事情丢掉了!
2013年,我毕业了!第一次上班就遇见了能写的一手好文章的丽姐,一首首七言绝句让我顿时惊为天人。我问她有什么秘诀,她告诉我,多读多写而已。当我看见她在朋友圈晒出成摞的读书笔记时,不禁了然。后来,做起了文案工作,又碰见了楠楠,一位读书奇快的女子。300多页的小说,可以在几小时内看完近半,我那时才真正知道阅读速度也是靠一本本的积累修炼出来的。
2015年,我依然不喜欢读书,不过倒是又喜欢上买书了,每月总会在路边书摊带回一本便宜的盗版,也会在网上看见打折就一口气买好几本。也许偶尔在上厕所的时候拿起一本助兴,也许在看完新追的电视剧后随手翻几页,虽然即使这样还是看完了一本接一本,可我依然是——不喜欢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