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两个学生,都是同样多的时间玩,成绩却差很远。人家每天该玩就玩,到考试时,就是比你好。
上班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天天加班,干不完的活,别人轻松搞定,到月末业绩比你好。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你付出了不亚于别人的努力,得到的却少之又少?是老天不公吗?是运气不好吗?是你比别人笨吗?
都不是。老天很公平,运气轮流转,你和他一样聪明。只是,他掌握了事物的底层逻辑,你没有。
什么是事物的底层逻辑?就是事物的本质。你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就能反身为王。
比如做蛋糕,别人做的松软可口又好吃,你怎么做发不起来,硬邦邦的像石头。为什么试了一百次都不行?原料比例一样,蒸的时间一样,那是什么原因?那肯定是面粉没找对,不同的面粉做出来的效果不同。如果你不把这个基础问题解决了,你做一辈子都做不出好吃的蛋糕。
再比如做社群卖货。你天天找产品,上传产品,忙个不停,一个月下来赚了不到一千块钱。同样的社群卖货,人家天天出去和人聊天儿,一个月轻轻松松赚几万。你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如果你不去思考,不去问,你永远只是赚小钱的人。
每件事情都有他的底层逻辑。如果你只看表面,你就无法去理解事情的本质。
如何才能发现事物的底层逻辑,看透事物的本质?
01 读书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很多知识,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如果你读书少,你就不能形成一个体系。很多事物的本质是一样的。你读管理学的书,不只可以用到企业管理,还可以用到个人管理。你读写作方面的书,不只可以写出好文章,还为演讲打下基础。
我们每天要吃两种饭。一种是身体所需,米饭蔬菜水果肉;一种是大脑所需的精神食粮。少了哪一种,都是不健全的。身体不吃饭,身体就会衰竭;大脑不吃饭,思想就会衰竭。
那要怎样看书?是追求速度,还是追求吸收量?有句话: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追求速度的结果。
要追求吸收量。你翻阅100本书,啥都没记住,不如认真阅读10本书。把这10本书吃透。吃透,就是理解书的意思,并运用到自己身上。也就是学以致用。
02 见人
为什么要见人?见什么人?
除了家人、朋友、同事,你还会见什么人?有没有什么人可以在事业上帮助你?
你想做成一件事,如果只是自己闷头苦干,可能要踩很多坑,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做出些名堂来。如果你去找这方面的牛人,这些牛人已经踩过坑,经过时间的磨砺。你用他的经验去做,你就可以避免很多坑。从而缩短时间和精力,更快达到期望值。
比如你想写作,你天天自己埋头写,不如找一个厉害的写作老师给你指点迷津。
你想学做社群,就找做社群的牛人,看他是怎么把社群做起来的。
专家之所以会成为专家,一定有他的好的方法和思维,如果你学到到,你就相当于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
03 谦逊
有一句话是,一瓶不满,半瓶咣当。骄傲的人往往是中层人士。真正高级的人,都非常谦逊。因为他见过太多的世面,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知道他所掌握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医学专家钟南山,都为人类帮出巨大的贡献,也都是谦逊之人。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如果你想变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常读书,见牛人,并保持一颗谦逊之心。
淡墨染清秋,职业经理人,专注职场解惑,个人成长,人生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