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昼夜不分,分秒不停,从不为谁停留,从不为谁等待。许多人都想回到过去重新来一次,许多的歌里也这样唱着,但是人生毕竟不是游戏,没有GAMEOVER之后的重新开始与选择。过了而立之年好多年,我才明白什么才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事情。
在说重要的是事情之前,我想告诉年轻的自己,二十岁的我到底该知道什么。如果有一家《解忧杂货店》的话,可以给未来的或者过取的自己一封信,我会告诉自己这六件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富有成就、激情和价值,以及一切我所愿意拥有的美好。
[if !supportLists]1、[endif]只有时间最宝贵
珍惜和重视时间,是一切事情的基础,因为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时间定义下的产物。时间不存在就谈不上生命和拥有。另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你可以用时间把自己塑造成你理想的自己。如果思考一下离开时间,我们是什么样子,就会明白时间是多么重要。这就是我想表明的第一条观点:在所有宝贵的里面,当和时间比起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if !supportLists]2、[endif]知识是判断的依据
从一片白纸开始,我们被强迫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上班后职场的阶段,我们早已疲于应付。我为什么还是要强调储备知识的重要呢,因为当拥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后,我们做出的判断与结果,才是基于理性的,是解决根本问题的,而不是在表面徘徊。有一个误区需要明白,“知道很多的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被很多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却没有明白那不是说知识的问题,是说一个零行动的人的现状。知识就像地图,当我们看到一小块地图的时候即使我们知道要去那里,也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出发;当拥有全部的地图后,我们自然知道往哪里走!当我们只知道走路到达,而不知道其他所有的交通方式的时候,我们怎么能针对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呢。所以知识的广度、深度决定了我们的眼界以及认知高度,这就是我们立足观察的平台。
[if !supportLists]3、[endif]内在的选择尤为重要
活在当下,尊重内心。曾国藩说:“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尊重内心的选择就是要既然遵从当下内心选择去做这件事,那就是安心的去把这件事努力去做完了,而不是想着其他的,比如其他人怎么看,我做的不好会不会被人评论等等一切。做事是就应该没有杂念,所谓吃饭时就是吃饭,睡觉时就是睡觉。这就是把世界化繁为简的力量:“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简单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if !supportLists]4、[endif]目标是价值的体现和自我的定位
知道自己站在何处观看的时候才能揣测景物的样貌。二十岁的时候,就该给自己定一个三十岁时实现的目标目标,用十年的时间去证明。长期的目标才能反应出自己的观点。二十岁用我们自己的已经得到的知识去试探这个世界,即使是没成功,也可去改变。因为这个时候不用考虑太多的因素,可以全力以赴,这时候是给自己做出选择的最佳时机。哪怕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一个确切的方向一定要有。年轻,意味着可以有很多的改变,也意味着准备踏入更多的陷阱。所以要决定走一条线上的陷阱,而不是来回的踩到成片的,这样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没有为谁扫清了道路。
[if !supportLists]5、[endif]方法是通往效率的捷径
从我们普遍接受的传统教育来看,关注方法的时候几乎已经是工作几年了,想起来还真是可怕。从来都是教给我们知识,而不关注方法使效率一直很低,直到我学习了方法论之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有意识的在做一件事之前,找找做这件事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你要学习烹饪一道你没做过的菜,那你看看菜谱是有必要的,而且最好是多看几个,区别不同优劣,对比出适合自己的口味,这样做出来才是你想要的味道。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理清了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节省宝贵的资源。
[if !supportLists]6、[endif]非黑即白就很好
人不年轻的一个标志就是见了谁都可以聊的很好,见了谁都可以装出很开心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人群之中游刃有余,做人评价“两面三刀”。然而如果再往前十年或者更久,我还是要对自己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善良就是善良,而那些丑恶的嘴脸再怎么粉饰也不能改变我的看法。有人说,社会是一个大大染缸,你就是色彩明亮的进去,出来也是五颜六色,而我要对自己说的是:做自己鲜明的色彩。如果,我们真的在一个大大的染缸里生活,那么不变色的你就是千万人中那个仅仅属于你自己的有趣灵魂。
谁也回不去,但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即使是迟来的终究要来。有一句话我们一起共勉:“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会变得更老,只会变得更好!”
年轻的我是我年轻时候的样子。出走半生,归来是一个更好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