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必备的三种意识
研究的本质
要做到比你的学习对象更好:这里的“更好”,有时候是获取更扎实的知识,有时候是掌握更先进的技能。要实现这些“更好”,需要主动系统地探究和发现。
研究和学习两者更细微的区别
学习呈现的三个特征是练习、跟随和重复,但是研究完全没有这三个特征,研究是一门艺术,是要在原有领域上做出突破,这个突破可大可小,是一场发现之旅。
有效研究必备的三种意识
* 作品意识:希望把一件事物做得更好,做得像个作品。作品意识是研究精神的起点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对目标感的抽象,一种仪式感的建立,一种对事物的信仰。
* 目标意识
研究的过程中要时刻盯住自己的初始目标,并时刻问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会不会影响研究的主线。
勿忘初心,切记在研究的过程中跑偏。
* 局外意识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局外意识,因为人们常常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过度沉溺。
小结
* 作品意识激发研究的主动性
* 目标意识防止在研究过程中跑偏
* 局外意识令你以旁观者的视角在研究中保持客观
研究的成本
* 财务成本
* 时间成本
* 精力成本
* 试错成本
2. 搜集资料:足量,但节制
搜集资料的两个标准
* 研究者的主动性
* 资料的宽泛性
研究资料的搜集要做到足量,超强的主动性是资料搜集做到足量的保障
保持资料的宽泛性,跳出单一维度,同时又要把握度,有所节制
* 避免过度沉溺于文本
过度沉溺会导致跑题,偏离目标
在研究的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始的研究方向是很常见的情况,但它并不是一种错误,也不是缺乏研究精神
* 对人的研究要去粉丝化
搜集资料时要从多视角对待,力求客观公正,不盲目
如果进入到文本当中而缺乏局外意识,那么永远也没有办法从文本中超脱,去进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寻
* 避免情绪化
无情,是做研究的高贵品质
3. 处理资料:运用批判性(Critical Thinking)思维
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研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研究目标
系统化
结构化
运用批判性思维处理资料的重要方向
抓本质
抓本质->找不同->作对比
通过对比探索事物的本质
为你的研究对象树立一个相思对象或竞争对手,去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找规律
找规律->求相似->做类比
通过类比找到相似事物的规律
通过找相似提高效率,确保面对类似的事物可以更快把握
小结
事物不同的部分,挑出来认清本质
事物相同的部分,找到他们的规律,连接不同的事物
4. 创造输出:督促研究的完成
研究的产出可能包含:
研究证明你原先的想法错了--无需结论成果化
研究证明你原先的想法对了--无需结论成果化
研究让你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需要将研究结论成果化
通过写作将研究结论成果化,
学术性特征
足够系统(需要储备足够的信息量)
相关的文本支撑
严密的逻辑论证
与人讨论,为你的写作找一个“导师”
5.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点
正确性(Validity)
可靠性(Reliability):说的话得有出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持续性(Continuity)
普适性(Universality)
6. 其他重要的事
掌握英文是深入研究的基础能力
“一个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会把事情做好。同时,他获得新机会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他会不停的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