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一过,医院的药房门前,就悄然出现了一位小伙子。他身穿一套帅气的骑行服,头戴骑行头盔,眼睛上蒙了一副大号的墨镜——足足遮住大半个脸,脚上套了双黑跑鞋。嘿,这身行头好专业哦!只见小伙儿双手高举一张纸牌子,上写:前方骑游者途中不幸有难,水尽粮绝,恳请各方善士义助40元,让我们吃顿饱饭及路上备用……咦,这事儿可有点新鲜。我好奇地上前打量起这位所谓的“落难者”来,这一看,还真让我给看出毛病来了。只见这位仁兄衣履整洁,精神饱满,脸上毫无疲惫倦怠之色,根本就不像是经过了长途跋涉的样子。看来这所谓的“骑游遇困”,只不过是他编出来的一个骗钱花招罢了。我因为工作需要,进出了药房好几趟,瞥见他门前冷落,好似无人解囊去救他所谓的“难”,可见人民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那小伙儿站了良久,神情越来越落寞,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走掉了。
一周后的某日,天朗气清。农贸市场门口又迎来一位年轻的女丐,她身材纤弱,长得有点秀气,戴副眼镜儿,显得文绉绉的。女丐找了一处人多喧闹之地,然后静静地跪坐下来,身前铺一纸板,上面写着:临时困难,太饿了(这3个字很大),求助好心人给6元钱吃饭及车费。也许是这个女丐的境况楚楚可怜吧,惹得不少人动了恻隐之心,为其慷慨解囊。那些好心人纷纷劝她:“姑娘,别在这里丢人了,去找份工作吧……”女丐听了,或是静默不语,或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日复一日,时光若水。乞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变着各种花样行乞。他们絮絮诉说着:“找不到工作,家中失火失盗,家人病重病危……”的痛苦(这其中可能有真实的情形存在,很难甄别),乞求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医院以及农贸市场默默地见证了这一切。
唉,这些年纪轻轻、身体健康的行乞者(当然啰,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者除外)哟,从未让我感到可怜过,只是觉得可恨!他们明明拥有体力,甚至于脑力也不错,完全可以藉此打份工,养活自己兼家小。放着这么一条好好的正路子不走,却偏犯了懒病,想不劳而获,动歪脑子使伎俩,利用人家的善良和同情心来敛财。但这样下去,难道是一个长久之计吗?非也!你看他们出来行乞,不光要饱受风吹日晒雨淋的苦,还要忍受各种鄙视怜悯轻贱的目光,丢人丢到了爪哇国,最重要的是收入还不稳定,何苦来哉!所以我要奉劝他们,不要再演了,快快脱下“乞丐服”,去给自己找份正当职业,用劳动谋衣食,自食其力,这样子吃得香睡得甜,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