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e Capacity计算:一般我们都会调用无参的构造函数来初始话一个数组对象,所以默认的capacity是16,不用我们计算,这里的计算是 扩容时候或调用有参的构造方法,new HashMap(initail capacity: 10)这里我们给个初始容量10
但是初始话出来的table size是16,原理就是hashmap底层会用大于等于这个初始 capacity的2 幂次方,所以这里大于10的2的幂次方数是16,如果是17则是32.
JDK7和JDK8计算的方法不同。
JDK7,JDK8的演算都用到了Integer.highestOneBit(int i), 这个方法JDK8已经改写了,这里我想说下JDK7的这个方法,JDK8的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用的是if 写死的判断
假如我们传入的参数是17,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是16(2的幂次方数)这个方法里面用的是二进制算法,右移+或运算
17 0001 0001
>>1 0000 1000
| 0001 1001
>>2 0000 0110
| 0001 1111
>>4 0000 0001
| 0001 1111
>>8 0000 0000
| 0001 1111
>>16 ........
这里你会发现,17这个数通过上面逻辑右移4位之后的或运算结果就一样了0001 1111, 所以任意一个数经过2的幂次方的多次右移和或运算之后,会得到一个不变的数。这里你会发现一个规律,比较17的二进制和最后得到的二进制,其实这个右移+或运算就是要把
17的二进制的第一个1后面的二进制数全部变为1
通过上面的算法之后,对于我们传进来的17会拿到 一个二级制数 0001 1111,然后对它再右移1为相减之后就是我们的16 具体如下:
0001 1111
>>1 0000 1111
- 0001 0000 ---> 16
说到这里,但是对于我们的HashMap,当我们传入initial capacity 17 希望的到的是32,这里底层用了很聪明的一个方法。先把17左移一位,
17 0001 0001
1<< 0010 0010 -->34
所以左移1为其实就是当前数翻倍 17*2,所以把翻倍的数34丢进这个Integer方法类就可以得到32(一个小于等于他的2的幂次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