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今天事情太多了,这个明天在做吧。”
第三天,“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上班在做吧”
……
还要等多少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在“等”中耽误的,又有多少机会是在“等”中失去的。
这个“等”就是我们所说的拖延行为,有25%的人变成了拖延症。
它就像魔咒一样蚕食着我们的人生,它会逐渐蚕食一个人的自信心。因为拖延,所以失败。因为总是失败,所以失去信心。因为没有信心,最后心态崩了,变得怀疑自己,逐渐走向平庸。拖延症它会使一个人变“懒”,懒得去做事,懒得去学习,懒得去思考,甚至懒得去吃饭。这样的人会变得精神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拖延的人总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每时每刻都在否定自己,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甚至厌世。
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种拖延行为呢?第一,害怕失败的人,这种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特别怕别人说他没能力,所以事情面前一拖再拖。第二,过于追求完美的人。这种总是喜欢把计划做到最好,但是没有了执行的时间。第三,不自信、爱逃避的人。这种人本身就是不想面对问题,所以会以各种借口逃避现实。最后就是工作压力太大的人。这种人事情太多了,没有合理的规划,可能就把这个事情放到后面忘记了。
要想做到雷厉风行,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拖延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从心里对自己说:“我不是一个拖延的人。”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要有合理的规划,重要的事情放前面,不重要的事情放后面;困难的事情放前面,简单的很放后面。学会分解目标,从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慢慢找回自信。要去勇敢的面对每个问题,不要逃避。
托尔斯泰说:“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不断滋生恐惧。”当你再想拖延的时候,请静坐在那,什么都不用做,跟自己说:“我为什么又拖延?我不应该拖延的?”直到战胜自己,再去做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