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有感

  [齐帆齐微课]

  一周命题作文第三篇还没有完成。心下有点急。家中书很多,但都是些厚厚的书。一时怕消化不了。于是想到了《菜根谭》。记得课上老师也说过要我们读读《菜根谭》。

  我在广东打工的时候,在老板的桌子上看到了这样一本书。书很薄很薄。是老板的,所以我也没敢去翻,当时还以为是一本菜谱书。公司老板都看,可见《菜根谭》是一本可读性强罗覆盖面广的一本书。

    听老公说我们家里也有这本书,可我找遍几个书柜都没有找到。在家乡吧?那就下载一个来听吧,我老公这样跟我说。

      若不是赶着写一篇读后感,我愿意慢慢细细的来聆听。舒缓的音乐。磁性的声音,优美的句点。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喧嚣浮躁的尘世能够倚窗悠闲聆听这些至善至美的经典,无不予人以一种心灵涤荡之感。如沐春风之和熙,雨露润泽之舒畅……

    名典名篇予世人的好处不胜弥举,作为读诗书甚少的我来说,是不敢对先贤圣著作任何凭价,唯有欣赏拜读,悉心领会。

      《菜根谭》名之由来多种,个人觉最为贴切的当是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资料也有另一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其意则强调只有心性淡泊宁静的人,方能真正领会其中寓意。《菜根谭》是明朝正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语录文集,文字简炼明隽兼釆雅俗,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文学作品。有幸聆听实属难得。

    修身养心篇之后退路平宽 消香自悠长。原文: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消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且不说句式的工整性何等严格了,那话语中透出劝世语充盈的慈怀。告诫世人凡事不可过,自然即可。

    绝不是"外面喧闹不绝于耳声,我在倚窗听鸟鸣,任凭他人赚金几多桶,我只愿口有饭食身有榻容。"的消极人生态度。先贤王明阳佳句"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似与之有同工妙曲之处。

    不在拥挤不堪的仕途径上争个头破血流,努力就好,对自己努力过感到不后悔,即使没有取得好的功名,也莫灰心,一步一步来,做事凭心力,不强求不执着,对得起自己的心即是。写到这,不免想到家中一对老人来。

    家公家婆在家乡守着几分薄田,俩老相依为命,我们在外工作,几次欲接他们到我们所在城市来住,却总是万般推托。他们年纪大了,却不愿随儿去城里安享晚年,总是说,一个人在做得动的时候不做事反而身体易生病。他们种了菜,有的菜还种的远。在河对面老屋后面喜欢栽辣椒,茄子豆角等应季菜。吃不完便送给亲戚家,有的也会晒干储存罐中留给我们带到城里。我们总是劝他们不必这么辛劳了,我们会给钱让他们买米买菜,可,仍然是徒劳的。这个样子,很令我们做子女的过意不去。老人家便伸着手臂甩几下以示自己可以的,还健旺。他们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敬服。家婆说河对面菜园子里的辣椒总是被多手的摘了去,劝家公不要去种了,家公说:"不打紧的,贼总是担心被抓,所偷的就少,我们自己种的菜,光明正大,想摘几多摘几多!"仍然一副笑盈盈的模样。有时觉得他们象是参了禅的一对高人。与世无争,平平淡淡,不给子孙添麻烦,上次回乡,家婆竞将手上的首饰递给我说自己年纪大了怕忘事,这戒指和镯子戴身上不安全,不如你来保管的好。我本不喜好金银首饰之类物件,觉得附在身多余,但婆婆说这些东西横坚抵得几个钱,要是哪天"回去"了,你们不在身边,被谁个顺了去可惜。婆婆一生没生娃,老公8个月大被她抱养大的,看到婆婆这般为我们着想,心都化了。公公婆婆的点点滴滴似是悟透了人生的真谛。那些可贵的品质,谁能说不是一份大智慧!

  《菜根谭》篇幅短小精练,读来使人受益匪浅。

  [齐帆齐第3期28天营/07篇1486字累计9187字,第一周命题文第3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莺2517阅读 127,797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11,840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7评论 28 53
  • 兔子虽然是枚小硕 但学校的硕士四人寝不够 就被分到了博士楼里 两人一间 在学校的最西边 靠山 兔子的室友身体不好 ...
    待业的兔子阅读 7,506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