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今天讨论了过年是回男方家还是女方家的问题,由于提出问题和给出方案的几乎都是已婚女性,所以是回婆家和娘家的问题。可能是在传统文化比较兴盛的孔孟之乡,所以群里不论是想去婆家的还是想去娘家的,之后的解决之道都是尊重传统去婆家过年。令我感到不适的,是有老师说,如果娘家有兄弟的,女性回到娘家过年会被视作对兄弟不利,反而会受到娘家的驱逐。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离婚了,每次过年,她回到家乡,却不能回到父母家里,只能在附近的小旅馆里住着,原因就是当地的传统风俗,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过年,会对家里的男性不利。于是关于传统习俗,很多是当时农耕文化时期产生的,男权、父权社会的产物,现在已经是工业文明的时代,如果死守着所谓的风俗,对千年来一直被压制着的人们是而非常不公平的。只是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有选择的人们不会在乎,但是没有选择的人们,却依旧要去遵从这些不符合自己内心的风俗,最后有老师说过学了心理学,该回哪儿过年回哪儿过年,不争吵不执著,让身边人看到自己学了心理学之后的改变。基于这点,其实这是对于无力改变现状的人们指出的,改变自己的认知,去接受自己的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不会感到内心的冲突。如果确实可以做到,那一定是社会适应非常良好的人,或者说是很有潜力的人。
那么,什么是传统习俗呢?“传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份: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集体,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风习俗.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传统习俗有两重性,存在着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相对立的习惯。”所以并非现存的、存在了很久很久的 、老人们都是这么做的就一定是好的,就一定需要去遵守的,那么对于明显不合理的传统习俗,真的就只有接受,而无力提出异议么?
“主啊,
求你赐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求你赐我耐心去接受不能改变的,
求你赐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习俗的一切有固有的力量,但那都是过去的力量、老旧的力量。现在的人能够提出不同的想法,就是新的力量在集聚、在发挥力量,这些会逐渐的从不能改变的事物,变成可以改变的事物。改变认知的接受,和遵从内心的勇敢,有时候合起来才是更加具有魅力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