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受完过年美味聚集的畅快,天气变暖,关注体型又成为了当下的主要关注点了。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体重的管理也逐渐重视。
为甚么少吃也会胖?
我发现,过年的餐桌上,素菜鱼虾一类的健康食材,相对来说,总是比腌制精肉类更加受欢迎。水果坚果类零食也逐渐开始取代糖果糕点。
我是变胖胖就只长脸的体质,去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成功减重把脸变小了。也是去年我年终复盘最让我开心和愉悦的事情。
在即将过完的新年假期,站在镜子面前的我,无意中发现似乎最近脸又变大了,赶忙冲去称了称。
“天啦,我居然长了10斤”~~~
那一刻真心不敢接受,以为是称出了问题,赶忙又翻出另了一个称,还是一样的数字。我不甘心,把称的电池全部拔出来,重启复位了一番,仍旧还是没变。
终于接受了这个长胖的事实,但是让我不解的是,我真的没有特别吃什么啊~~这是什么原因呢?
于是,我脑海中开始一个个场景回放。
记得年前的那顿的海鲜自助餐,我只吃了一点儿蔬菜;除夕前一天买的奶油蛋糕,我真的忍住一口都没吃啊···
如何让我们的坚持有效呢?
脑海中回忆,都是自律坚持的场景。
我长胖了的原因到底在哪呢?看着体重称上铺满的灰尘。我恍然大悟!
我长胖最大的原因,我应该至少半个月没有称体重了吧。
记得研究减肥知识时,书中就说到,减肥的体重控制不容易,长起来却会特别的快,如果一两顿暴饮暴食没注意,就会养成长肉惯性,体重立即快速增长,需要至少3-4顿就餐的饮食控制,如果没有立即控制,那么后期就需要至少半个月以上的减肥来恢复之前的体重。
从控制体重到我们养成各种好习惯都是如此,比如写作、阅读及练字,我们需要时刻用反馈机制来检视自己的成长。
从减肥到成长的思考
写作需要用投稿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文字能力是否在提升;
阅读需要用单位时间获得的可践行方法来检视是否有效输入;
练字需要用写字的速度及笔画纯熟程度来检验是否有所精进。
这也可以延伸到刻意练习的10000小时理论,我们在某个领域的持续精进,一定不是低水平的时间积累,而是需要你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成果反馈,不断改进,来持续修正提升你在该领域的心理表征的能力。
用客观的方式来时刻督促自己,否则走着走着就进入了舒适圈,而自己却未曾发现,原本以为一直坚持的良好状态,会因为没要良好的反馈而造成低水平的勤奋。
不要埋头拉车,忘记了看路,最终没有了方向,失去了价值。
走得快不那么重要,别着急,找准方向,走得远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