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有些孩子之前一直不怎么用功学习,突然有一天,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努力地学习,跟之前判若两人。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孩子从被动拖延到主动进取,这种主动进取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从哪来的呢?
这背后的原理先通过杨老师讲的一个实例来呈现。
一位妈妈去参加沙漠徒步穿沙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她特别爱美,怕晒黑了,其他人都不打伞,只有她一个人打着伞行走,造成了她们团队成绩落后,但是队员们接纳了她这个行为,没有指责她,她感受到了别人对她的尊重,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心,她迈过了第一道门——自尊之门。这位妈妈第一次参加穿沙活动,一开始发现走得特别艰难,心里没有信心。在走了一段路后发现自己还可以,并不比其他人落后多少,逐渐有了一点信心。于是她迈过了第二道门——自信之门。再往前走,身体出现不适,她本可以借口颈椎病退出活动,但是她看到自己属于一个团队,如果退出活动,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荣誉,于是她咬牙坚持了下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她推开了第三道门——责任之门。参加穿沙活动的队员,尽管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但是大家彼此激励,互相鼓励,一起往前走。后来增加难度,要求两人用担架抬着一个人走,艰难可想而知,看到步履蹒跚的队友,她的眼泪流下来了,特别心疼抬担架的人,她的心融入了这个团队,跟整个群体共情了,她走进了第四道门——同情之门。迈过四道门之后,整个人的进取精神被激发了出来,暂时忘记了身体的痛疼。最终,她顺利地走到了终点,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种主动进取精神让人具备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回归到家庭教育里边,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迈过这四道门,一旦孩子迈过之后,进取心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积极向上的力量会促使孩子努力学习,不断地成长自己。
无论孩子在家里或者学校里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保全孩子的面子,让孩子知道,人是可以犯错的,犯错后也是可以被原谅的。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进入自尊之门。其次通过“亮点原则”,多鼓励,少批评指责,让孩子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找到做事情的胜任感,找到对学习的信心,当他对自己有信心时,就进入了自信之门。孩子年龄小,一些习惯养成不是很好,有时会管不住自己,说出来的话也做不到,这时候我们要信任孩子,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逐渐提高责任能力,进入责任之门。在家庭中,让孩子感觉到他跟爸妈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让孩子感觉到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能够体谅爸妈的辛苦,内心同情爸妈生活的不易,具备了同情心的孩子,会变得温柔,内心无比强大,这时候孩子进入同情之门。每个孩子迈过这四道门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进取心,就会从被动到主动反转,从不想学习到我要学习,不断地突破自己、挑战自己,进入主动成长的状态。
一个孩子一旦具备了董老师讲的这六大精神软件,即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同情心、进取心和良好习惯,成长就进入自动模式,不需要靠意志力约束自己,就能健康茁壮成长。
中国式教子成功之路,往往最难的就是第一道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太多的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自己可以高高在上地教育孩子,对孩子随意发号施令,一旦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我们意愿的事情,一旦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就会打击孩子,这个承受范围就是父母的底线,底线一般是孩子的行为挑战了父母的尊严,父母维护底线实际上是和孩子互相争夺尊严的保卫战。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接纳孩子的一些不完美,把底线降低,把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降低。
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成长自己爱的能力,把自己的爱提纯。如果把对孩子的爱比作发动机的燃料,只有爱充足了,我们才有动力,带孩子走过他的自尊之门、自信之门、责任之门、同情之门。当孩子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精神软件之后,孩子的进取心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孩子就会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反转,就会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