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一名旁观者的角色写下这篇文,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子女。 —.—|||
001 妹妹与儿子
昨天跟妹妹讨论,父母教育子女的问题。(妹妹有两个儿子,一个6岁,一个1.5岁)
可想而知家里有多吵闹,大儿子和小儿子经常抢东西、打架,所以买什么都要买两份,生怕有失偏颇。
妹妹说现在的小孩很脆弱,才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刚满18岁的哥哥捅死了弟弟,要一辈子坐牢,原因是父母从小到大都要他让着弟弟。
她还提到,有一个一直很乖的小孩考试成绩不好,本来自己考试不好就心情不好,她妈妈去接她时还一直骂她,让她的自我认可越来越低,小孩回到家里就直接跳楼死了,留下痛哭流涕的一家人。
现在,养小孩是如履薄冰的技术活,能成功养到成人已经是很成功。
我妹妹的风格真正属于“虎妈”,动不动就动怒开骂,小孩在她面前倒是挺怕她的,但行事总感觉有点战战兢兢,在与外人相处时也有点胆小,这或许有过份责骂的后遗症。
我买了关于正面管教的书给妹妹,告诉她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会影响子女一辈子的性格。
犹如当年我爸妈的教育风格,让我容易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和自我认可。这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去补足这门功课。
你想小孩将来成为什么样,作为父母就要先成为那样,身教大于言传。
你天天脾气暴躁,就别指望能教育出性格温顺、有耐心的小孩。
你天天批评小孩,就别指望你的小孩有自信心、凡事主动承担。(因为他内心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而被骂)
子女是父母的照妖镜,你是天使你的子女就更可能成为天使,你是恶魔你的子女就更可能成为恶魔。
002 奶奶与孙子
今天,出门时看到一位奶奶带着一个6岁左右的小孩。
小孩想拉着奶奶的手,奶奶甩了。
第二次尝试,奶奶用力甩开了,说你自己走,不要拉着我。
第三次尝试,奶奶整个人扭起来,很不耐烦地甩开了,说,你不会自己走阿。
我心想,这是他儿子亲生的吗?
小孩明显非常低落的低着头,跟着走,我能感受到他的心里该多受打击。
如果奶奶一直是这样对待小孩,可想而知,长大以后对奶奶不会有感情,谈何用心回馈。
犹如现在,我与奶奶的感情,淡如水。源于她小时候根本没有养育、关心过我,好像从来也没有给我买过零食。我对她的印象就是经常大声骂我、骂我爸妈。
自从高中、大学、毕业后,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和奶奶基本一年也不会说上一句话。
我们相互不成全,人生交集越来越少。
003 外婆与我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与外婆的感情。外婆是大大咧咧的性格,跟什么人都能聊得来,生气到不生气就是一下子的事情。她从小特别照顾我们姐妹,经常骑车来我们家只为带来一只鸡还有一些亲自种的瓜果。
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她总是掏出5毛、1块给我们买零食。总是把一张张5元、10元塞到我们手里,让我们多买点好吃的。快到新年时,总会嚷嚷着要给我们买新衣服。看着她在商铺里从口袋掏出舍不得为自己花的钱,内心一阵暖流。
从小到大,外婆在我内心积攒了很多的感动。长大后,我内心就一直想着要对我外婆好。因为嫁到了不同的城市、工作也难,难有陪伴时间,每次回家我都会特意过去外婆家一趟,带点吃的、给点钱,来弥补内心的遗憾。
看着外婆越发苍白的头发、牵着有点粗糙干皮的手、搭着瘦骨嶙峋的肩膀,我内心飘过一丝丝紧张。愿岁月善待外婆,时间过得慢点、再慢一点。
相互成全,彼此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