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杉讲透孟子》

《孟子》主要记录孟轲言行的著作,是“四书”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一位代表人物,与孔子一起并称“孔孟”。

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继承并发展为仁政学说。

孟子

孟子提出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善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就是良知,明代心学大成者王阳明致良知来源于孟子的养浩然正气,孟子被认为是心学的宗师。

《孟子》是先秦时代具有文化特色的散文文集。文风对后世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柳宗元和苏轼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南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统治者都将《孟子》制定为科举考试必考的教材之一,是古代文人学子必须熟读的书籍,现代《孟子》也是中国人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之一。

本书作者华杉,自幼熟读经史,带我们了解儒学圣哲的思想,即使我们没有古文基础,也能轻松读懂此书。

华杉~华与华公司董事长

书中重点内容如下:

1、孟子主张人性善,仁者无敌,只有推行仁政才能王天下的仁政王道思想。

他认为人若一心追求金钱利益就是心术不正。领导心术不正,管理的国家或者公司必然不正。老板带领员工只是研究如何赚钱,而不想如何服务好客户,让客户得到超值的回报,那么他的员工也一定不会好好工作,而总是研究如何侵占公司利益。所以做人做事,先正心,心术不正,一切都无从谈起。

想要做事业,就要有仁义之心,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像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就可运之于手掌”。心里装着别人,自然容易做到。把打天下变成王天下,才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

成功就是成就自己,而领导力就是成就别人,王天下,就是要成就天下人。

如果只是依实力来使人服从,行的是霸道,就算别人服你,也是表面的,口服心不服,只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所以才不敢违抗,以德服人才会让人心悦诚服。行王道虽然慢,但是传承时间久。

所以作为公司领导,行王道就必须以客户为第一。

2、孟子说自己四十而不动心,养浩然正气。人只有在无亏欠的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浩然正气,每个人都有正气,有良知。

与人为善,是善于人同,看见别人好的思想、好的做法,就马上像他看齐,和他一样。

人的成就来自于自身的修养,小成靠个人本领,大成靠众人支持。最大的成就靠你不认识、想不到、未曾谋面的人,而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支持你、成就你,这些都来自于你对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修养。

读《孟子》以明明德,修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学习圣人德性,修炼自己,应该认真地去做,在每一件事情上求精进,自然就能知行合一,达到圣人之道。如果小事情都不愿意去做,追求做什么志向高远的大事情,那可能连门都入不了,学习最重要的是行动,不是理解。

“与人为善”不是对人好,而是善与人同。自己错了,别人是对的,懂得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和做法,马上跟别人一样。而不是要与众不同,要从善如流、与人为善、善于人同。不能以自己私利而埋没自己的良知,君子之德,没有比善与人同、与人为善更伟大了。

华杉讲透孟子

山上的小路,每天都走。前面有人踩出来,后面有人经常走,也就成了路。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走了,茅草就会长出来,把路给塞住了。今天你的心就被茅草塞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仔细挑选自己的团队和朋友圈。而学习不是晓得,而是行动,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学以润身、知行合一。

你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全家模仿的榜样,你自己身正,则全家皆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