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的外墙上写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以为这句话是写给学生的,让孩子们好好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出人头地。
现在我才知道这些话是讲给老师和家长听的。
最近带了某市两所学校的两个一年级班级的课外阅读,感触颇深,两所学校的孩子表现差距特别大。表现简单描述如下:
A学校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特别有想象力,天马行空,妙趣横生,发挥地淋漓尽致,我在带班过程中,被他们的灵动牵引着逐步向前,毫不费力,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开始有14位孩子参与互动,后来最多时候有24位参与进来,递增趋势。
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可以不用拼音进行阅读了。而且,街舞、画画、钢琴等才艺突出,情商还高!
B学校的孩子们经常用“不知道”来回答问题,好像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状态。问到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一个小朋友回答孙悟空,另一个也跟着说我也喜欢孙悟空。开始有13位,后来仅留下7位参与者,递减趋势。
但是,孩子的表现只是表象,孩子背后的家长和老师,才是“幕后推手”。
家长才是孩子的真正的起跑线
我们总是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劲给他报各种班,而家长忽略了一件事,家长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A学校开始60人,随着活动的进行,人数逐渐增加。教育一般归妈妈负责,妈妈们感觉不错,陆续把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加进来。
这就是家长学习的态度,已经很优秀的人会以开放的心态来体验课程,每个人都很忙,但是学习不能停。尤其是两位爸爸的表现特别突出,对于课程理解到位,对孩子的爱更是深沉如山。角色扮演也好,亲子互动也罢,只要参与,绝对全情投入。
身教大于言传!家长天天把两只眼睛盯孩子身上,让他们去学习,不如自己先学习,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B学校开始63人,7天后49人。因为有时间差,我在B学校付出更多,是在A学校的基础上做了内容升级的,但是结果并不好。父母宁愿让孩子们痛苦地参加课外辅导班,也不愿意让他们快乐地来这里互动阅读。
举B学校的3个例子吧。
案例1: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有个小女孩猜谜说鸳鸯时没表达好,妈妈在旁边说:“你简直就是个笨猪!”6秒语音发出又撤回,我听到了。
这个女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过!我想是女儿让她感到丢脸了,或者她已经对孩子失去了信心。
案例2:在中午给家长的“加餐”中,一位妈妈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一定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我错就错在选错了结婚对象……我的孩子在学校特别听老师话,回家就什么都不干。”
有家长回应“为什么家长不找找自己的原因呢?”她就感觉自己被攻击了,马上退群了,还把我也删掉了。
我又重新加她好友,把我分享的关于“根据孩子的分类因材施教”和“家长的分类”发给她,在后面几天的学习中,这位妈妈表现很积极,时常和我私下互动。我隔着屏幕都可以感觉到她的改变和快乐。
案例3:学习结束,问孩子有什么收获?一个孩子说:妈妈最近很少骂我了,爸爸妈妈陪我的时间也多了,我回家积极写作业了……
这个体现出来的就是家长的育儿理念的陈旧,还在用最原始的野蛮方式对待自己的亲骨肉。家长每天忙自己的事不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需求,孩子不听话就打骂,正如一首儿歌里唱到:如果我什么都听你的,我怎么比你强!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问题,不能科学地运用“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理念,那如何开启孩子内在驱动力?
父母能给到的都是有限的,孩子开启内驱力,机会和潜质才是无限的!
老师是第二任家长
俗话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现在我想说: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
A学校的老师很快就通过了我的链接,朋友圈都是孩子们的照片和视频,感觉特别温暖,孩子们特别喜欢她!
延伸问答中问A学校的孩子“如果自己变成大甲虫,谁会是第一个发现的呢?”很多孩子说是班主任罗老师,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这说明老师比家长都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做父母的是不是会有点失落?会不会自我反思、提升!
B学校有一位家长回答孩子是否喜欢阅读时说,孩子不喜欢语文课,课外书还挺喜欢。我问孩子如何评价语文老师?她说孩子说语文老师发脾气,很吓人。
当然,我相信老师不是故意的!但是这种“好意”确实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了负面情绪。
老师在学校如果可以做到“以学生为教育中心” ,能够因地制宜,孩子们被看见,也会因这位老师而爱上该门课程的。
教育以人为本
你养过花吗?
什么花喜阴喜湿?什么花喜阳喜干?什么花要冬天掐叶?什么花要适当保温?你都了解吗?
不了解的话,只是一味地浇水施肥,仙人掌都养不活!
那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们的性格有两部分共同影响,第一部分是天生的,第二部分是外在环境影响的。
天生的性格分四种:忧郁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
忧郁质喜安静,适合温柔对待,例如林黛玉;胆汁质喜挑战,善用激将法,像李逵;多血质天生乐观积极,遇到坏事也能看到好的一面,不用太担心,顺其自然;粘液质成熟稳重,理性但是不够灵活,不会有太大破框行为,不必强求。
看到这四种分类,大家不要着急给孩子对号入座,更不要从此给孩子打标签。分类的目的不是打标签,是让大家更加接纳孩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其实,每个人都包含这四种特征,只是其中一种的占比更多一些。这种特质既然是天生的,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改变了?
当然不是,外在环境会共同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理念,我们在社会上接触到的各种事情,都会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觉察。
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心理营养!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就是孩子们的模板。
12岁以前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未完全形成之前,父母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基本就是孩子的全部认知来源,您给他灌输积极阳光的内容,他就是个积极阳光的孩子。
您评价她是个懒惰自私的孩子,他真的就朝那个方向走去了。
或许我们前面的路走得很辛苦,遇到了很多育儿的坑,但是对于孩子的将来,一切都来得及。只要方法得当!如果当父母当地很累,一定是方法没有get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