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迷恋上了《舌尖上的中国1》,看的时候眼睛都不能眨,生怕错过了一帧画面而觉遗憾。但我又没有一口气把它看完,好像穷人家的粮食,不忍一餐把它吃完,需分餐食之。留着些念想,慢慢回味,一天一点的品尝,似乎这趣味绵延不断,无穷无尽。
是什么让我对这部纪录片痴迷?也许是那浓浓的乡愁与亲情,化不开,散不去,还有那温润宽厚的大地,默默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常常回想看过的那些文字,有知名作家的,有网络红人的,也有无名小卒的,而往往是那种寻常百姓写的最普通平凡的生活感动了我。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是真正活着的人,活过的人。就像这部纪录片,从泥土里从大海里从森林里,捕捉这世间最原始最质朴的感情,通过食物的获取,制作,烹饪,从舌尖传递到我们心里。不论是食材还是文字,他们的原料都取自最真实的大自然和最平常的生活。没有精致优雅,没有故作深沉,没有炫技耍酷,有的只是简陋粗糙与毫不起眼。
而恰恰这简陋与粗糙正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我们习惯了落地窗下的摩卡咖啡,习惯了闪着金光的曳地长裙,习惯了毫无死角的美图秀秀。唯独不见泥土里埋藏的莲藕膨胀着身躯,菜心里新抽的嫩叶慵懒的伸展,稻田中潜游的禾花鱼自由的洒欢。那些大自然最丰盛的馈赠,我们通通视而不见,转而求其次那些人造的高级。这种本末倒置的追求还自诩为时代的进步。
曾经写作也让我迷茫,该写怎样的文字,才能存放得更久一点?经得起岁月的流逝和推敲,多年以后读来依稀感动。这时代的文字太喧嚣。贩热点,贩励志,贩狗血,各种噱头,推陈出新,依旧逃离不了固化的几招,如跳梁小丑,只为吸引人气,已不顾任何价值与意义。可是写的人看的人最后都迷失了方向。我们每天享用着看似精致的快餐,实际毫无营养,最终我们的躯体也变成了一堆快餐。我们不是在享用快餐,而是被快餐享用了。我们不是在品味生活,而是被生活操了,被操的人还自得其乐。
要说《舌尖上的中国1》到底好在哪儿?我觉得最大的特点不过是真实和生动。而这两点又是生活和艺术最应该坚守的原则。离开它们,任何生活与艺术都走不远。哪怕世人赋予它们的高端高到云层里去,最后都要摔回地面,粉身碎骨。
近来看许多人气爆棚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只能看标题了,无需打开看内容。因为标题已经告诉你了一切。就像你走到肯德基门口看都不看便知道它要给你吃什么。有一种看到就饱腹的感觉。就像街边一群涂脂抹粉的艳丽女子搔首弄姿,只消一眼就知道她内心在想什么,你连举都不能举了。
而最近看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那平凡朴实真挚的文字,不华丽,不高端,不喧嚣,像扎在泥土里的根,因为拥有了大地的哺育与供给,才有更多的营养输送到地上的茎和叶,才能开花结果,流芳百世。这种文字让我的脉搏才有了起伏,心跳才有了加速,荷尔蒙都开始升高。我也越来越意识到,我要寻找的写作出口不在别处,就在脚下海拔一千多米的云贵高原上,就在身上爬满虱子的袍袖中,就在眼前看似苟且的生活里。撕开这苟且,你才能看到远方。
我所期盼的生活不过是坐在墙壁黝黑的农家小院,屋内响着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吊脚锅内水声沸腾,我捧着残缺的瓦罐,轻啜一口最土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