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月十七日,我迎来了十八岁的生日,这是一个成年的标记。黑色六月即将来临,我对于十八岁并没有太多感触,认为只不过是又长了一岁而已。 堆积的试卷,看似没有尽头的熬夜,一轮接一轮的模拟考……还有那成绩单上止步不前的名次,无数次想要放弃仍咬牙坚持的心绪是十八岁来临之际的真实写照。如今可以淡然地写下当时的感想,可彼时的我用煎熬二字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我无法轻松地考到数学的九十分(即使全班平均分接近一百),我无法轻松地写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即使语文老师给了多种模版),我无法准确地计算地区时差(即使地理老师把公式写了一遍又一遍),我无法清楚地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即使政治老师说这是送分题),我无法轻松地写出历史论点(即使这在多数同学眼中非常简单)……有很多时候,恨不得明天就高考可转念一想,自己还没有把英语3500词背得滚瓜烂熟,自己还没有研究出多面体外接球和内接求体积的解法,自己还没有把中国古代史背熟,政治的哲学老是背了就忘。便打消了这种想法,心中明白自己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去迎接这场命运的考验。 有时候最怕的不是止步不前,而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意外。六月八号的文综考试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记忆,做选择题时的心慌意乱,改头换面的文综大题,一切都让我措手不及。时至今日,我已记不清我改了几遍选择题的答案,那题有关鲁滨逊漂流记的历史大题我写下了怎样的答案,那题让我苦苦思索的马拉松与怎样提高经济效益的政治题最终有没有写偏。我只记得手心流了很多汗,写字时在颤抖,字迹越来越潦草,还有不停抬头看时钟的紧张,越来越绝望的心情。
高考,终于结束了。带着沉重的心情,参加了毕业典礼,参加了谢师宴,然后打包好所有的书,回家。然而,沉重的心情并没有随着三个月假期的到来快速转变,六月九号当晚,高考答案公布,估分的热潮涌起。禁不住爸妈的催促和同学的询问,我对了答案。我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脑子飞快搜索是否有可以与之重合的字眼,时喜时忧,心情在山峰和谷底之间来回起伏。毫无意外,正常发挥,除了文综。十六道选择题扣下去,梦想什么的碎得一塌糊涂。我知道自己考不上那所心心念念的大学了。
没有太多时间用来悲叹,六月二十四号下午五点,高考成绩出来。颤抖着输入考生号,密码输了七八遍,终于成功登入网页,看到成绩,我一句话都不想说。模拟考每次都过本一线的我,唯一一次没过本一线发生在高考。说真的,这种感觉很不好受,很难受。在出成绩的那晚,我冥想了很久。我仿佛已经预见十年后的自己,拿着本二文凭,几经波折后拿到一份月薪三四千的工作,奔三的年纪让她消磨了梦想向现实低头,然后在父母的催促下匆忙相亲结婚成功地在三十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昔日的旅行计划永远地停留在计划上。有一种,往后的人生因为高考的失败再也看不见希望的恐惧。
紧接着的填志愿,更是让我陷入与父母争执吵架的循环中。地域、学校、专业的冲突,父母与自己理念的不同,让事情进一步恶化。最终,填了一所二本师范学院,学了自己还能接受的专业。录取通知书到了之后,我明白高中和高考已经真的和我说了再见。我即将去一座新的城市,去一所大学,去开启下一段旅程。
从高考前的迷茫煎熬,到高考时的紧张不安,到高考后的失意落寞,再到一切都有了安排后的坦然面对,我知道自己终于学会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一时失败,接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无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十八岁了,要学会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