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的性相近到孟子的性本善,再到荀子的人性本惡,韓非子的趨利避害論,再到長尾龍一的羊乎狼乎,古往今來的各大賢者從未停止過對人性的思考。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活在這世界上的人都有自己對人性的獨到見解,有些人認爲從新生嬰兒純潔的雙眸中彷彿看到了天堂,有些人則認爲嬰兒的半夜啼哭似乎又是惡魔的化身……通過對五大主流人性觀的探討,我個人更傾向於以韓非子的趨利避害論及長尾龍一的羊乎狼乎融合起來的人性觀。
“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這一段話很好的解釋了韓非子對於人性的趨利避害的說法。賣棺材的人希望人死,並不是他有多大的惡心,而僅僅是因爲只有人死了,他才能通過賣棺材來獲得利益,得以生存。這就像小孩子爲了不被罵而謊稱是小貓打壞了花瓶,學生爲了不被批評而謊稱把做好的作業放在家裏忘了帶來,商家爲了賺取更多的利益而誇大商品的功效……我們不能就此說明他們是人性本惡的例子,這樣太過表面化,深究這些現象的本質,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只是爲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已。
而當人們的知識水平和物質基礎到達一定的程度時,人性就開始變得複雜了,開始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開始“緊張的擺動於神性與本性之間”,這便是長尾龍一的羊乎狼乎理論,而我將原文中的“獸性”改爲了“本性”是因爲就我個人之看法而言,將所謂的“人之獸性”改稱爲趨利避害之“本性”更爲穩妥。受過高等教育且自身已無溫飽方面的顧慮後,人們開始注重對精神上的關注,他們開始產生要幫助窮人,保護弱小的“神性”。但我們常說,人畢竟還是人,對自身利益的保護觀念就如同狗改不了吃自己排泄出之物體這一習性一般,在產生了此類“神性”的同時,雖然趨利避害這一觀念已變淡了些許,卻並未完全消失,所以人就開始了對於“神性”還是“本性”的權衡。
這便是我的人性觀,它不應該是某一種永恆不變的單純的“善惡論”,而應該是一種變化着卻又有其自身規律的理論,時刻在做着利與弊的權衡、神與本的抉擇,不論選擇的結果爲何,它都是人對自身利益的衡量。
2014年8月3日星期日
作於中國·台灣·新北·輔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