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电影《声之形》改编自大今良时的同名漫画作品,由山田尚子担任导演,吉田玲子担任编剧。凭借唯美的画风和温暖细腻的剧情脉络,电影在日本上映时揽下23亿日元票房,超越《轻音少女》剧场版,成为京都动画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票房火爆的同时口碑坚挺,《声之形》在IMDB网站上评分达到8.3分,在烂番茄上新鲜度也高达94%,Metacritic上的众多影评人更一致给出了80的高分。
梗概:
主线为六年级少年石田将也顽劣不羁,一个患有听觉障碍,说话也不利索的少女西宫硝子。因为生理缺陷在学校备受他的欺负。忍受不了的西宫硝子转学了,同时,西宫硝子转学的原因也在学校被传开了。而石田将也作为对主要西宫硝子的主要施暴者之一,因为校园欺凌的事件受到了其他人的孤立和欺负。因为西宫硝子的转学,两个人的交集到此结束了。但石田将也也从一个施暴者,变成了一个受害者。
五年前的这件事深深地影响着全剧中的每一个人,石田将也准备自杀没有跳下去;西宫硝子准备自杀被石田阻拦,当初的同学再次相聚,但事情发展不遂人愿。男孩历经多次的挣扎、冲突最后完成了转型;女孩在男孩拼死挽救下,精神也得到救赎。
全剧细节唯美,中国风的锦鲤,绚烂的烟火......。人物表情非常细腻,不再剧透、建议看两小时的完整版。
人物内心分析:
电影中每个角色的感情与怀抱的苦恼都是不同的。嘴上说的不是真心话,但有时也会说真心话,通过各种层面去接触人心。
应对基本冲突的三种基本态度:亲近他人、抗拒他人和疏远他人。由于基本冲突不会独自出现,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表面症状。
——《我们内心的冲突》/(美) 霍妮(Horney,K.) 著; 杨立华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7(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疏离型人格:
将也周围的的朋友变成了醒目“X”,以至于自闭。当我们说到一个神经症患者热爱独处的时候,并不是在说他喜欢建设性的独处。每个人都在某些时刻有回避他人的意愿,有些孤独的时刻让人感觉更宁静,并有益于集中注意力,这是建设性的独处;而疏离型的人的独处同样具有神经症的显著特点:盲目性、强迫性和极端性。
霍妮认为疏离型人格的“疏离”具有两个维度:
疏远他人,不想和任何人靠近;在不得不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就会支起“魔法屏障”来保护自己不和别人发生情感联系。
疏远自我,主要表现为感受不到情感,对自己的认识、情感一无所知;他们更像是躲在一旁的“旁观者”,观察着自己的内心戏。
因此,在行为上,疏离型人格的人主要采取“不参与”的方法——无论是工作、合作、竞争、情感、亲密关系方面,他们宁愿独善其身。这就导致了疏离型的人具有两种特点:
保持自给自足,他们逃避这个世界,只求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和需要保护隐私。实际上,两者都服务于他们最大的需求——渴望自由。但是霍妮认为该类型的人渴望自由并不是积极的,因为这只不过是他们逃离群体、拒绝被影响、不想承担义务和责任的表现。
顺从型人格:
西宫硝子在遇到别人不满或者竞争的场合时,他们会选择逃避;
在做错事时,他们会把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无论真正错的是谁。
除了上述的品质之外,顺从型的人还具有以下这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用软弱、孤独、卑微、可怜形容自己,独处时仿佛失了魂;
和别人相比,总是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
情不自禁地拿别人的看法来看待自己(也是依赖的一种表现)。
现在,你能够构想出一幅顺从型人格的肖像了吧,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顺从型人格建立的基础是爱、慷慨、谦逊、怜悯。
导致绝望的结果:
一开篇的将也的自杀、后来硝子的自杀、中间硝子妈妈怒气的眼神、妹妹结弦撕去精心拍摄的相片,无时无刻不透漏绝望的气息。即使在生活中偶尔有游乐场、看烟火那样满足和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受到冲突的实时制约;反而会对生活中常见的意外、失败极为在意增加快乐、化解痛苦的一大源泉就是希望,但是身上更加浓厚的情感往往是绝望。
解决冲突:
当将也为了救硝子受伤后,硝子决定找回失去的一切友情。希望是治疗病者的最好良药。鼓励自己负责的能力, 也就是在生活中积极向上, 学着做决定, 并愿意为此承担后果和责任; 愿意为他人承担责任, 愿意承担义务并且相信这些义务的价值。也就是感情的觉醒和活力来定义这个目标, 无论涉及爱与恨, 还是幸福与悲伤、 恐惧与愿望。 这既包括有能力表达, 又包括有能力控制。 因为爱和交友的能力极为重要, 所以这里必须特别指出: 爱既不是寄生般的依赖,也不是虐待般的控制。没有伪装, 情感真诚, 将自己完全投入。 只有解决了冲突, 才可能更接近这一目标。不只是小孩具有可塑性, 只要还活着, 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 甚至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注:想把电影与书结合起来,从心理学角度深刻一点剖析,自觉的方向错了。更应该从细节出发,哈哈先留在这里吧,以后再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