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个热搜,河南一个张姓女士,未婚夫不幸意外身亡,肚子里已经有了两人的孩子,怀孕2个多月。准公公给她写信,希望她能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孩子的抚养费,学费包括今后买房结婚的费用,公婆全部都承担。张女士想了很久,决定生下孩子。婆家来了第二封信,说生下孩子交给公婆带,让她轻装找下家,孩子她可以随时来看。张女士回复老人年龄大了,孩子还是自己带。然后,公婆那里就没有音讯了,现在孩子已经7个多月了张女士求助媒体,她的诉求估计是钱,因为是他们承诺的。
被救助媒体出面调解,公婆说:“她就知道要钱,也不让我们带孩子!”张女士也寒心:“骗我生下孩子,然后翻脸不认人!”最后,在媒体努力之下,双方协商一致:孩子的爷爷奶奶这边每月给孩子1500元抚养费,爷爷奶奶也随时可以过去看孩子。
媒体各种调解的节目很多是为这类事件,自己的事情需要别人拿着麦克风来调解,拍给全世界看,最后双方给镜头一个面子。
这种都是很不成熟的人格。
我觉得人做一个决定都得基于自己的意愿,比如张女士,对男友有念想也好,爱孩子也好,生下这个孩子都是自己的选择。生下孩子,这就是一个人的决定,并为这个决定负责。准公婆出于他们的念想承诺付出,不应该是做这个决定的基础条件。
“骗我生下孩子”这种话,可以不用说出来。因为这不是控诉,这是表明自己是一个把人生交到别人手里的傻瓜,是一个容易被控制的人。
别人承诺给钱给房就生下孩子?你是为他们生的吗?不说公婆留子去母的低级思维:孩子生下给我们留着,是我家之后,你远走高飞我不管。张女士和公婆,是不把自己当人和不把别人当人。
人是否可以感情用事?比如不说钱,假设张女士是出于对男友的感情生下孩子,是可以的。人是感情动物,感情用事非常正常。但感情用事的前提是事情做了以后可以独立承担,无论结果如何复杂多变,当事人如何各有算盘。
无力承担的情深似海,在凡事都皆有代价的世界里是不应该提倡和赞美的。你一个人吃苦,全世界分了你的道德红利,然后可以唱“啊,温暖美好的世界”!
以此,我认为在情深似海痛彻心扉的时候依然保持冷静是独立可贵的。
比如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后,朋友去找墓地,有几千也有几万的。朋友当时心里过不去,觉得爸爸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孩子们上班赚钱了,没享福就走了,虽然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也想着要买贵的。他妈一开始没吭声,后来看他有点偏执,说了一句:活着的人还要过下去的。
现在回想,朋友的妈妈真是理智女性代表。丈夫去世,她是最痛苦最无望的,但她还是保持了理性,没有觉得儿子“应该从感情出发,付出所有”。在最痛的时刻,她的决定依然是基于“可承担”。
痛和理智是不矛盾的。
另一个朋友,丈夫突然去世,虽然之前也在生病,但依然走得突然。他们夫妻感情非常好,互相都觉得给予了最美好的人生。丈夫之前的孩子们在全世界各地,平时也不怎么来往,他们出于礼貌打电话慰问她。但他们后来跟分割财产的律师说:她第三天就恢复了理智。是啊,最爱最温暖的人走了,自然是痛彻心扉,但不恢复理智,难道胡乱应承胡乱签字胡乱被忽悠吗?
用理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把人生的决定寄托于别人的承诺。否则一是不尊重自己的决定;二是请电视台扛着摄像机为自己讨所谓的公道,很没尊严。
理智是什么?是要么不做,要么做了自己扛到底。
最后想说,河南的张女士,即使你没有继承权,但你们的孩子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