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介的书目,据说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爱情经典。它是英国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作品,由姜秋霞翻译。
大概25万字的篇幅,一个下午,就可以看完。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而且由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各种电视剧啊,小说啊什么稀奇古怪的剧情没有?所以已经被各种剧情科普过的我们再去看这部作品,就不会觉得故事中的主角有多么勇敢和离经叛道。
但是,这部小说毕竟是一个世纪之前的作品,对于彼时彼刻而言,故事里“我”的行为的确是很疯狂又难以理解的。
故事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情节也并不复杂。所有一切都从 “我”(菲利普·艾什利)小时候目睹的一场绞刑着笔,然后开始回忆起过去的种种。身为孤儿的“我”和堂兄安布鲁斯·艾什利相依为命。本来两人在英国乡间生活得安稳惬意,但平静的生活因为堂兄外出旅行并且和他们的表亲瑞秋结婚之后,便被打破。“我”一开始根本接受不了瑞秋表姐的存在,并且嫉妒她夺走了安布鲁斯的爱。但这一切又因为安布鲁斯的意外离世发生了奇怪的变化。
瑞秋从意大利来到了英国。菲利普二十几年简单安宁的单身汉生活,在见到她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被毁掉了。瑞秋年长他许多,但是却温柔可亲并且充满魅力,所以毫无疑问的,她的出现,瞬间就虏获了这个从不知爱情是何物的年轻男人的心。
然而悲剧也就是这样产生的,菲利普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对瑞秋的迷恋,不仅将他推向了自我毁灭的边缘,也让所有人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E.M.福斯特说,英国小说家中,没有一个能够做到像杜穆里埃这样打破通俗小说与纯文学的界限,让自己的作品同时满足这两种文学的要求。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评价,但是这部作品,却当之无愧。
作者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种阴森压抑的氛围中,也让故事的主题思想在不断推进的情节里得到彰显和升华。
这是一部关于伦理道德,又关于婚姻爱情信任的小说。各种宏大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就落实到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真切可感,且可代入感极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作为故事发展大背景存在的恬静美好的英国乡间生活,实在引人入胜。
小说中的角色塑造也深刻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我”和安布鲁斯,是堂兄弟,虽然年龄差距大,但音容笑貌却相像得如同双胞胎,我们喜欢一样的事物,讨厌各种繁文缛节,对女人这种生物一开始都是敬而远之的,但最后却是宿命般的,喜欢上了同一个女子瑞秋,最最戏剧性的是,瑞秋,这个可怜的女人,也因为这对偏执的堂兄弟不知从何而起的疑心病,走向了逃脱不掉的命运。
我们总是说,如果爱,请深爱,但是这个深的程度,也是需要把握好的。菲利普的深爱,根本就让人招架不住。善妒,霸道,控制欲还非常强。这样的男人,虽然英俊多金,而且还专一深情,但却不能轻易爱上,不然的话,会非常痛苦。
比如故事里的露易丝。她和他青梅竹马,她以为和他两小无猜,她甚至认定自己会是他今生今世的伴侣和最爱的女人,却没想到,瑞秋的到来,让所有的“大家以为”全部化为乌有。露易丝妒忌瑞秋,甚至不遗余力地在菲利普面前抹黑她,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瑞秋在菲利普眼中就是块宝,而露易丝,就是一根草。
而这样的男人,也不能让他爱上,不然也会各种心累。比如瑞秋。她只爱安布鲁斯,菲利普却一厢情愿地认定她肯定也爱自己,误会产生,再怎么解释都是徒劳。
他对瑞秋说,如果我富有四海,那么我愿意把所有财富通通都给你,因为我想让你得到世间最好的一切。
他请求瑞秋不要离开自己时,说,我不善于旅行,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他希望用余生向瑞秋求婚,直到她最后点头答应为止,不然就会一直求下去。
这部作品,其实虚化了许多作为背景存在的配角们,所有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你会见证一个本来对女人深恶痛绝的年轻男人,怎么一步步爱上自己的堂嫂兼表姐,怎么失去理智变得疯狂不可理喻,又是怎么一步步地把所有人的命运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结局就是剩下他自己一个人,永远永远地生活在自责和愧疚当中,难以得到救赎。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关于婚姻,爱情和信任的思考,会让你瞬间好像想通许多东西,而关于伦理道理和所谓的人言可畏,或者你也能从这部作品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