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培训第二天,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护”——
·为什么要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影响生理健康,反之亦然
《黄帝内经》中有讲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机体免疫力,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生理疾病或者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让人处于敏感,自卑,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中。
因心理因素、与情绪有关而产生的身体疾病,比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厌食等我们称之为身心疾病。
现代的健康观念认为身心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2.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了,我们的身体机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在平时的工作中,能自如的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矛盾、处理问题、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挫折。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每个孩子都喜欢看到乐观向上、活泼开朗、宽容友善、注重仪表而且有幽默感的教师。
来自教师的心理伤害会导致学生出现压抑、焦虑、紧张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危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充满爱心、尊重学生、能赞美他人优点、善意指出不足等良好的心里品质会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首先,我们要明确心理健康并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而是指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热爱教育工作
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抨击老师一天只上两节课,一年可以休两个假期,却可以拿十三个月工资。而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有很多老师反击,晒自己的教龄对应的工资,晒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与别人争执,抨击老师拿钱轻松的人,也没见谁丢了自己的工作来当老师的。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就说明你从心底是热爱这份工作的,那我们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管理,进而影响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
我们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进课堂,迁怒学生,我们要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也要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更不能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总之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管是和学生、同事交往,还是和家长沟通,我们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注重沟通技巧,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4.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能够面对现实,不因为一点困难就轻言放弃,要积极地去适应教学环境和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家庭作业。
5.最重要的一点,要爱自己的学生
爱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能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教师心理健康自护策略
1.正确的认知
每个刚踏上三尺讲台的老师可能都会有个疑问: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怎么做?我们面对的虽然是学生,可是却有很多人可以监督并且评价。
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以平常心面对挫折和荣誉,在工作中做到问心无愧即可,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自己设了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那我们的教学生涯也许会很痛苦。
2.有效的情绪管理
当我们把不良情绪带进校园,有必要分析原因,同时采用合理的方法疏导一下。可以提醒自己不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批评学生,处理问题也要等自己冷静下来。
我们有时候会有“绝对化”的要求,如:学生必须考地很好,我必须成功。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执念时,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当面对失败的时候就会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之中。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就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所以合理的宣泄是非常有必要的。宣泄的方式可以是运动,可以向朋友倾诉,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3.改变行为
从参加工作开始,就要熟悉角色,了解作为教师的责任、权利,同时不断学习,提升工作效果。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可以,用行动表达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道声感谢。
要保持身心健康,那就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平时的生活中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自我放松,有几个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诉。
当心理问题没办法自我治愈时,那就端正态度,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也会有各种负面情绪,却从不会把这些情绪和心理健康联系到一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保持好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