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繁荣、团结离不开一个牵头人。这个人要不是德高望众就得是有钱且包容,再不就是任劳任怨,这三种人的共同点就是包容。
每次回梅城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温情,谁家都不说自家的不易,由衷地说出心中的祝福给亲人鼓劲。阿公在的时候是家中的主帅,虽然阿公威严,但是一个会组织我们看电影和拍照的阿公在我们孙辈的眼里简直就是神。阿公崇文,重视贤孝礼仪,日常的生活中也充满仪式感,春节我们回家,阿公组织叔叔们迎接,我们离开了他亲自组织送行,这种盛大的欢迎欢送一直延续至今,大家对阿公充满尊敬。家中孩子众多,阿国是第一个男孙,阿公叫他“国哥”,阿公说怕家中年龄相仿的孩子学着姐姐们叫他“阿国”这样不尊重阿哥。阿公威严,阿婆却像老母鸡一样呵护着她所有的孩子们,在那个年代,父辈们忙着工作,孙辈们有事不找自己的爹妈找阿婆,所以阿婆所到之处身后总是跟着几条小尾巴,现在想起来画面感依然生动,仿佛听着阿婆身上那铃铃的钥匙声还有阿婆拿着食物揭开门帘的样子。对一个人的感情和记忆总是和食物和提供事物的人有关,尤其是在那个物质匮乏,味道寡淡却味蕾最敏感的童年,所以我们的年味就是阿婆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叔叔们离开了叶屋,弟弟们也各自建立了小家庭,虽说大家分散各地,可每当春节大家又聚集在一起。四叔一家依然守着叶屋,四叔和四婶就像阿公阿婆,所有的细碎活都做得仔细欢迎回家的亲人们。爸爸说他一人走出梅城,如今带回20口人,想想大家聚在一起是多么热闹。四叔早早拟了菜单,叔叔婶婶们一起动手准备餐食,弟弟们有的烧火,有的上菜,最后由弟妹们洗碗收拾餐具。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每次家族活动,四婶是最忙碌的那一个,她的身上有阿婆的影子,使我们倍感亲切,仿佛阿婆还在叶屋给我们准备餐食。抽空,四婶拉着我的手说:“你真棒,看到你这样子我最开心。天哥要我不管去到哪里拜神都要为你祈福。大家都关心着你,每人给你一点点,你就强大了。”我的眼眶湿润了,握着四婶的手仿佛是慈爱的阿婆在和我说话。四婶的儿媳妇也像我们的阿婆,任劳任怨,给四婶打下手,照顾聚会的每一个人,我想所谓的传承就是这样吧。
家族聚会拍照是必须的,现在手机拍照比阿公带我们上影楼方便多了。拍大合影,大家都提起精神气,叔叔们理理衣服,婶婶们梳梳头发,我们涂上口红,四婶的儿媳放下手中的活,换上衣服,边走边戴上项链,三叔还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这欢乐劲,大家齐声说:我们都是学阿公。
大家族里的每个小家庭都有各自的理想、生活习惯。大家在一起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我想,应该是有好家风,有牵头人,正如叶屋联上写的“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应读书爱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