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乡音乡情
故地故人故事
震话不黄
乡情,一根剪不断的线
爱情,一杯品不够的酒
亲情,一泓流不尽的泉
友情,一道抹不去的景
20
灶眼·砖孔·风箱
当时的老家农村,各家的灶头一般也就砌成两个“大眼”配上一个“小眼”,极少有人家砌顶三个“大眼”的。有三个“大眼”的人家,要么是人口众多,要么是家境殷实。我家的灶头就是两“眼”大、一“眼”小的那种,和大多数人家一样。
——“眼”:此处指摆放铁锅的灶面洞口。
——“殷实”叫“小滚壮”发音“小滚奘”。
两“眼”大的,在灶头台面并排着,占据着灶头的绝大部分地盘,主要用来烧饭、烧菜、烧大锅开水。
一“眼”小的,处在台面前方的中间,底下分别和两个“大眼”的底部相通。平时永远放满了水,借着“大眼”烧火时的热量传递,把锅里的水煨暖、煨烫。“小眼”里的温水、热水,基本没有达到过沸点,属于温水,主要用来为“大眼”里的饭菜续水或饭后洗碗筷、抹布的,很少直接饮用。实在要喝,当然也没问题,就是味道有点怪。
——“温水”发音“温思”,叫“温腾水”发音“温腾思”:烧到半开未开的水、烧开后凉一段时间温度降到不冷不热的水。
——“抹布”叫“揩布”发音“卡布”。
——“问题”发音“问底”。
——此处的“怪”还可以叫“怪样”发音“呱样”。
两个“大眼”之间的里侧台面,暗藏烟囱的灶头背景墙底下,开了一个拱形的凹口,犹如一扇顶部半圆、底下长方形的小拱门。凹口的位置往下开了个洞,和灶膛相通。洞口埋着一个高约三十公分的生铁罐子,露出灶面十公分左右,用一个有木把手、开口大于罐口的汤勺覆盖着。
——“生铁罐子”叫“汤罐”:砌在灶头里、三分之一左右冒出灶面、常年存放水的罐子。
——“汤勺”,此处专指灶头上用来舀水的短柄大勺子,非吃饭喝汤时用的长柄小汤勺。一般为铝制品,少数条件好的家庭用铜制品,但把手都是一段木棍。
汤罐里通常也会放满水,同样靠烧饭菜时的灶膛热量来增温。里面的水也是温水,也不是用来直接饮用的。
生活条件特别好的人家,屋里地方也大,砌的灶头也气派,三“眼”就都是大的,真正的“三眼灶”,边上用来煨暖水的“小眼”照样有。这样的家庭,在我们老家农村就有“乱乱叫,三眼灶”的戏称。意思是指这户人家财力富足、实力雄厚。当然,如此家庭,在当时的乡下也只是凤毛麟角。
——“乱乱叫,三眼灶”发音“瑞瑞叫,赛念灶”:财大气粗、派头十足、豪气冲天。
我家的灶头紧靠着东外墙而建,坐南面北,与饭厅里的八仙桌“近”相呼应。
灶头后面留出很狭小的一块空间,靠南墙根放着一只小木板凳。板凳边上,还会放两样东西,一把是火钳,用来夹不宜手抓的柴火的,一根是灰铲,用来清除灶膛里和漏到地上的柴火灰烬的。这里,就是烧火者独享的大本营、主战场。
——“火钳”发音“服机”。
——“拉灰铲”叫“拉灰头”发音“拉灰豆”:清除柴火灰烬的工具,一般都为铁质的。
为了白天有自然亮光射入,也便于灶头后面狭小区域的空气屋内屋外流动,让里面烧火的人呼吸更舒畅、视线更亮堂,我家在灶头后面的东墙根,离地八十公分左右的位置,开了一个能存放一块砖头的方孔。这块砖是活动的,平时把砖头塞上,外面看不出有孔。烧火时取下,用来透亮、通风。还能通过它,向外看风景、窥来人,化解了“烧火”时不少的寂寞呢。
——“呼吸”叫“透气”。
——“活动”发音“罚动”:活络、不固定。
特别是到了夏天,烧火真是件苦差事,热啊!最要命的,灶膛里经常冒出的烟雾只会让人胸闷气急,和灶头烧熟饭菜后腾起的烟雾的喷香扑鼻、沁人心脾实在是天差地别呢。有了这个小孔,凉风从外面吹入,还是挺享受的。外面的风大了,更能吹散灶膛里冒出的阵阵烟雾和浑身的燥热,人一下子神清气爽了许多。
——“一下子”叫“一时三刻”发音“噎私赛刻”、“顿时三刻”发音“顿私赛刻”。
紧靠灶头的外侧,还有一样土灶头的标配部件,拉杆式的木风箱,俗称“风箱”。这可是专为灶膛里的柴火煽风点火、加油助威的哦,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呢。
——“风箱”发音“轰箱”。烧火时把它用起来,就叫“抽风箱”发音“抽轰箱”、“拉风箱”发音“拉轰箱”。
木风箱里侧的下方开了一个圆形出气孔,出气孔对着连接灶膛的圆管子,拉风箱送出的气流通过管子被灶膛照单全收。烧火者手握木把杆不停地一拉一推,灶膛里的柴火顿时精神抖擞、火力全开。哪怕处在不温不火的休眠状态,也会瞬间起死回生,继而越烧越旺,让你见识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顿时”也叫“顿时三刻”发音“顿私赛刻”、“一时三刻”发音“噎私赛刻”。
——“火力全开”发音“服烈细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