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汉语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11年5月23日,谚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笔者读书或上电脑时随手摘录的一些谚语,咧咧嘴图个热闹。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有话说在明处,有药敷在痛处。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笨鸟先飞,大器晚成。
百口传说一句话,芝麻粒儿磨盘大。
肥水不流外人田,丑事不往外人传。
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有子不教,不如不要。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衣冷加根带,饭少加碗菜。
强不怕,遇弱不欺。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人有志,竹有节。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不怕山势高,就怕脚底软。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理短。
油灯不拨不亮,道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心人不出坏点子。
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身正不怕影子歪。
太行山不是堆的,好名声不是吹的。
兔子不吃窝边草。
人恋老物,马恋旧槽。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不忘种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