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最小的路是永澄老师的套路!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巨大作用。跟随日更留言,就是一个反复体会、延续思考、不断纠偏和精进的过程。
本文是理念篇,阐述了目的与目标的区别与联系,教授了提问话术和使用方法。从新的角度和事例带着我们重温了许多概念,比如投射投影世界、黄金思维圈、解释和决策系统、PORT模型等。
把握好两个概念
一是别把期待当目标,所谓的期待就是你脑海中的一个想法,光有想法,那只是在天上飘。
二是要明确选择大于努力的概念。选择就是想清楚,努力就是做明白。“选择大于努力”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无能;重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
把握好目的与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区别:目的:去那里干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标:我要去哪里,提纲挈领地回答做成什么样子;联系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目的对应why,目标对应what。
两者的联系:目标是真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投射,目的是在真实世界的一个点,目标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投影,也就是点和面的关系。
这也是让解释决策系统中的认知系统更明晰,如启发性提问:这个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这个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这个工作要产生哪些成果呢?这个成果的产生需要做哪些任务呢?
解释好才能决策好
做决策这件事儿之所以很难,并不是因为搞不清楚选择的利弊,真正难的是摆脱两个因素的干扰,第一,是你会有大量的存量包袱,比如说你的习惯、你的既得利益等等。第二个因素,是各种情绪,比如说焦虑,厌恶等等。
所以做一个重大的决策,万维刚老师有一个很巧妙的心法,就是要想办法启动一种叫旁观者的心态,也就是上帝视角或客观视角。比如说你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朋友身上,你给他出主意,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再比如说你假设是十年后的你给现在的你提建议。再比如说不仅想选择哪个好处大也可以反过来想,放弃哪个选择你比较不舍得。
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让你抽离出来,摆脱存量因素和情绪因素的影响。
找到实现Why的最高效的方式
要在澄清Why之后来回答How的问题。话术“如果让你做到精神变好、减重,你有哪些方案?请尝试列出8个”。在列出游泳、健身、多睡觉、拔罐、针灸、少吃饭等等。在How弄清楚之后,再问自己选择哪个What,就会拥有更多、更好、更适合的选项。所以,平时要多练黄金思维圈模型,尤其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结合目标管理的PORT模型说清楚目的和目标,这个训练价值无穷。
关联个人成长模型
要把《永澄:如果说学一个可以顶一百个,怎么学?》教的区分方法用起来,老大这个大神练了2个月,我更需刻意练习区分能力,照搬老大的方法,从日更文章的第一篇开始,在每篇文章的每个自然段上写:观点、故事、解释、论证、金句、启发性提问、感慨……看两个月之后是否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