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幼年时所受的教育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对于孩童的教育必须谨慎,阳明先生所写的《教约》是儿童学习的法则,应该推广到每一个家长身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教约》将孩子的学习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家长对于孩子四门品德的学习修养责无旁贷,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学生每天早上老师都会问4个问题,一,在家孝顺父母有没有疏忽而导致的不适之处,二、早晚侍奉父母是否有未尽的礼仪,三、在学校的路上有没有轻狂而有悖礼仪的行为,四是昨天一天是否做到了言行一致,没撒谎骗人。前两个问题是关于孝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礼和义的,最后一个是关于信的。孝礼义信是孩子做人最基本的品德。
每天放学之前,教师应先考察学生的德行,其次是背诵课文,然后是考礼仪和课业,接着是解释课文,最后考察朗诵诗歌。那么对于家长平时在家里面辅导孩子的时候,也要按照这样的过程来要求孩子。
阳明先生非常重视儿童的诗歌诵读,之前讲过诗歌可以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现代脑科学表明人类对知识的记忆,浏览次于默读,默读次于朗读,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大声的朗读起来,诗歌它的韵律优美,在朗诵的过程当中能够轻松地记忆。
除此之外,阳明先生还非常重视礼仪的学习,阳明心学中提出心即礼的主张,一个人把各种礼仪做好,其实就是他内在良知的一种外在体现。
不管是诗歌的朗读还是礼仪学习,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给学生讲授的知识不要太多,但一定要保证他学会。这一点和孔子讲的因材施教非常的相似。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为了点亮孩子的心灵。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的内容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言传身教,孩子有的时候不是看我们怎么说,而是看我们怎么做,所谓的言传身教,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做到了(行),然后把这种做到的方法告诉孩子(知),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我是铄爸,终身学习者,阅读推广人,跑步达人,一月精读一本书,一月跑步1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