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作文课上,赵老师讲解着如何写读后感,全班50多名学生全部聚精会神地听着,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学生大红。他在多次的作文比赛中获奖,同学们一致认为他是班级里的写作高手。
赵老师说:“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很多人苦于没有文化,致使前途受到影响。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语言文化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文化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文化知识,至少是汉字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但是自封建社会以来,人们读书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升职和发财。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到这时候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生听罢,掌声雷动。
赵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就以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为题材写一篇读后感。注意:诗人受到当时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学习的进取方向上具有局限性。我们新时代的强者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下面我把这首诗写到黑板上去。”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斤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没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某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赵老师刚刚停下笔,还没来得及布置学生下一步怎么做,大红突然间举手,大声喊道:“老师,我不想写了!”
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转向了大红,赵老师一激灵,手中的粉笔掉到地上,当场摔成了几节。
赵老师凝望着大红:“什么原因?你接着说。”大红说:“居家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不用盖房子用于居住,只要用心读书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但是自古以来财宝动人心,有很多腰缠万贯的例子。”
赵老师瞪大眼睛,“你接着说。”
“比如说,西晋的石崇,明朝的沈万三,清朝的和珅……他们是良田千亩,钱财无数,但是他们的人生结局并不理想。如果我努力学习,将来住在黄金屋里,我怕有危险。所以,我觉得不写作文了,少读书相对安全。”
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大红有点儿着急,“老师,您说过的,读后感就是抓住全文中心或者某一观点,或者某一句话,都可以写。我用语言代替写作,不可以吗?他们笑啥呀?”
老师的确很有耐心,“这黄金屋指代的是荣华富贵,全诗采用了指代手法,不是用黄金来打造的房子。”
大红的同桌小闯举手了,“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这玉的颜色与白纸接近,这就说明女人面无血色,脸色苍白,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样,具有一种病态美。
谁愿意娶这种人为妻?这样看来这劝学还不如不学,不学习还能娶到一个健康的妻子,有了才学之后却娶一个病人为妻,谁那么蠢?我也不写读后感了!”
同学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老师摆了摆手,一脸庄重,“颜如玉是指女人的容颜如花似玉……她还想继续往下解释,竟然一时语塞。
同学们瞬间窃窃私语:“这两个人真是奇才,名副其实的写作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