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模型
好像每个人都在为着什么而前行着,可能是为了名声,可能是为了财富,可能是为了健康,可能是为了情感,可能是为了智慧。也因此在不断的考虑自己的得失。但是如果因此在过度的考虑获得的东西,过度爱一个东西当失去的时候可能就是会很痛苦,过度的蓄积什么东西也终有会大量失去的一天。
这样老子就给出了两个指导的方针,也就是要知足和知止。知足也就是知道获得的东西都有一个合理的过程,就好像付出的东西与获得的东西总归是可以呈一定的关系的。还有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物质也并没有那么的多。人总是会去不断的想着要获取更多的东西,可是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有多少呢?真的去追求了更多的东西,它们能够让自己获得满足吗?知足的话就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定,也不会因为不知足而去往外借去过度的索取。如果往外过度的索取的话,就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侮辱。
知止也就是知道事物发展的边界是什么,比如因果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什么不好的因会产生什么不好的果。还有如什么行为会产生什么的影响结果?这样知道事物发展的边界,也就不会因为过界了而产生危险。
【三】应用
在学习了这一章之后,自己就觉得之前自己的心态不好就是因为不知足,我并没有合理的看待自己当下的处境,我妄想超越当前的境地去尽快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自己现在的前行过程也一直都有着某个节奏,我需要做的也就是顺着这个节奏安稳的前行,这样我自然会以适合的节奏去获得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根本就不需要去着急,这并不代表我也是安于现状的,而是我会以合适的节奏去不断的前进着。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不断的清理来顺道而行。
知止就是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边界在哪里。在社会中可能最常见的就是法律的边界,触犯了法律就要被法律所制裁。但除了法律还有不少的事物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就好像是因果法则,我们所作所为其实也都是在天的作用之下。所以这个也是需要清理来认识深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