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觉得自己太过普通,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淡,觉得周围的人和事都是人间烟火,平凡至极。因此,我常常纠结:文章到底写什么?该怎样下笔写?读完《皮囊》,我有了答案。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哭了好多次,书中一个个鲜活个性的人物,最后的下场都是那么悲惨。他们或死或暗淡的结局,让我有段时间特别怨恨蔡崇达:为什么本来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在他笔下的结局是那么悲惨?我把书中的故事反复的看,慢慢的,突然释然,一切不过是最正常的普通生活。正如李敬泽在序言中所说:“我说服自己,这不值得流泪,这不值得哭,我所看到的不过是、仅仅是人世间每时每刻发生的事。”
前几个故事,蔡崇达主要写了自己的亲人。他写很用力生活,硬骨头的阿太,一辈子坚硬到不怕伤不怕死——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他写倔强但残疾的父亲,从不相信自己会一直残疾的积极,到向命运低头的奔溃,再到安然离世;他写固执却理解自己的母亲,在家里困顿时坚持要盖房,只为争口气,在父亲离世后,对神明的反复猜疑……
蔡崇达与阿太、父母亲间的故事,赚足了我的眼泪,可是,真正让我受到启发的还是后面的故事。
后面的几篇,蔡崇达写了他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一些本来似乎与他有很大交集,似乎一定会有精彩人生、曾在某方面叱咤风云的人,最终,与他,或渐行渐远,或阴阳两隔。我为他们的结局叹息,在他们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我害怕着却也慢慢释然,也许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有趣这个词。
读到张美丽,读出她的心酸与痛苦。我的心情随着张美丽的境遇上下起伏,以为她生命的春天终会来临,却不料春天过后直接是严冬。而恰恰又在这个严冬,她熬不下去了,选择了自杀。一辈子被旧时代的人谩骂、不理解,死后连魂灵都无处安身,成了孤魂野鬼。蔡崇达在最后,因为知道了张美丽的结局,心头冲起怒火,却只能狂跑,用狂跑来表达心中的怒气。我也一样,只能伤心,只能默默接受这个不是童话故事的结局。
读到阿小与阿小,读出一个阿小的卑微,另一个阿小的孤独,更是读出自己的渺小。老家的阿小曾蹩脚的讨好香港的阿小,羡慕香港阿小干净整洁的白衬衫、稀有高级的玩具和英气奇怪的发型。香港的阿小曾在小镇做老家阿小的老大,指使着老家阿小做好事、坏事,做一切让自己满意的事。殊不知,当老家阿小仍然留在小镇,香港阿小回到香港,被时光打磨后,老家阿小过上平凡却有妻有儿有房的幸福日子。而香港阿小,在那个曾经让小镇所有人都向往城市里,无处安身。他最终以安装防盗门为生,像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人一样,一早起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扮演起维修工、洗碗工、电器销售……时间一到,仓皇的搭上车,一两个小时后回到所谓的家,准备第二天的演出。突然觉得,我必须得很努力,才能有一个普通的人生,人来人往,我不过是其中一个普通的行人。
读到天才文展,读出他的骄傲与不甘。我看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文展:从九岁开始,每天晚饭后就默默整理历史事件;为了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让一群小孩自愿像上班一样,按时来参加他组织的活动;为了顺利考上重点中专,努力学习,并成功的控制了自己的分数……就是这样一个称得上天才的人,在面对大城市与自己身上的缺陷时,也变得兵荒马乱了。他始终斗不过环境,过不了心中骄傲的坎。我看到了他对结局的愤怒,暗自惆怅,只愿自己能坦然接受最后可能不如意的结局。
还有厚朴,他勾起了我太多不堪的回忆,关于青春,关于梦想。曾自信,曾敏感,曾不顾外人眼光倔强的坚持。他的结局是死亡,蔡崇达内心憋屈的难受,我也是,久久都不能接受,不愿再提起他。
这些人的故事中,多多少少都掺杂了蔡崇达自己的故事,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将为我以后的人生指路。他用文字描述出这些普通人的不普通。
再后面,蔡崇达不写人物了,开始回想一些事,以思考结尾,这本书终是完结了。
于我而言,生活中遇到的好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发生过各种奇妙的事,都曾与我有过交集。有些交集尽管少而浅,却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有些人,有些事,值得写下来,无论人和事有多普通,都将是我平淡生活中的刺,我会痛,也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