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周日的第五次共修因李哥的时间安排调整到了周六,小伙伴都如约而至。共修地点也因为比预计的伙伴要多,从刘琳家改到了李哥律师。随顺当下是我们的共同感悟。
共修是老学员和准学员可以报名参加,而这次小麻也报名了,虽然她因为孩子太小一直没有机会参加过陈老师的体验课,但她是“共识共创营”的伙伴,一直坚持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我提示她参加共修的要求,她强烈表示要参加,故我允许了。
小麻分享:周六的共修如期而至,心理其实特别忐忑,一是本来周末应该是在家里好好照顾两个孩子的,(但由于需要一天共修的时间所以需要工作很忙的老公和年迈的婆婆照顾俩娃有些于心不忍);二是第一次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共修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心里的那份对九型的渴望,最后让我选择了参加共修。我为我的选择可以承担所有的责任,对于2号能为自己的喜好可以拒绝家人的需求(好好看孩子)而勇敢说不,其实是很难的,因为2号与自己失联太久了,所有的心思都在为他人着想,满足他人心理需求,却偏偏忽视了自己心里想要的,学习九型后的我变了,内心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知道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越来越清晰,我在慢慢成长……
第一个环节既然是步行禅,李哥带领大家随着舒缓的音乐,带着觉知从每一次脚步的起落,体会身体的移动,大家一开始站位比较紧凑,随着步伐的移动,后面的伙伴很快就要追上前面的伙伴了,特别是小麻,步子快且乱,我知道她是第一次参加,提醒到:“关注呼吸,伴随一呼一吸起落脚,慢下来”,再引导大家做了两次单脚闭眼站立。整个过程我感受自己身体轻松、心情愉悦,特别是受伤的左脚已经好了很多,几乎和右脚平衡了。
自我觉察:还是得益于每日的打坐练习和近期灵性按摩练习,这都对我的双脚、双腿的力量、感知和平衡有了很大的提升。
小麻分享:李立新老师带领我们大家做步行禅练习,在自己的每一次抬腿迈步的时候都能带着觉知,当林老师让我们搭配着呼吸法时,内心感觉更好了,在一呼一吸之间更能感受到自己腿上的每个关节、肌肉的连续,在缓慢行进中越走越稳…… 之后林老师带领大家做“神龙摆尾”,这是我第二次练习,之前在院里林老师带领大家练习过,自我感觉比第一次好些,但还是会感觉害羞不好意思,可能是觉得自己太胖了,对自己没自信,总之感觉很别扭,不自在,我会好好觉察这份不自在背后的故事的,不急,慢慢来……
第二个环节是自我介绍。介绍自己近来的觉察、体会以及困惑、卡点。(这次共修原计划是带领大家走一次四个层面,深入的帮助大家清晰自己目前的卡点)。
第一个分享的是杜旻,她刚刚从陈老师的三阶课堂回来,感受到她整个人能量都变了,精气神足了,说话底气也足了,从第一次体验课后打破了自己四十多年来固有的信念,发现自己一直背负着妈妈的痛苦,开始意识到自己活在家人的投射里,在“走出去、退回来”之间徘徊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下定决心走进到一阶,才了解、认知了自己,再到二阶、三阶的一步步突破,终于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为自己而活了,她给到我的感受就是“卸下了千斤的重担”,终于可以轻装前行了。
有太多的话和感悟要分享了,实在不忍打断和打扰,而她的每一个点都似乎是自己也包括在座各位伙伴共同的亦或是过去的,亦或是正在经历的。
陪伴着她,一起流泪,体会她走出这一步成长之路的艰辛和不容易。
我们有时会认为:
不就是去上一次课吗?有啥好纠结的?
是的,其上一次课并不难,
难的是,上课回来呢?
没有了老师的引领、同修的支持,没有了那个理解、支持、接纳的场域,回到生活中的我们,在打破模式后,内在力量还不够强大,该如何面对自己?面对还处在模式中的亲人、朋友?(这也参加共修的价值所在)
真的是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惆惆怅怅!面对未知该如何选择和前行?
但一次次的穿越和临在体验,慢慢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儿子变了,变得有自信了(因为看到了妈妈的自信),勇敢了(因为看到了妈妈的勇敢),老公变了,可以看见老婆和孩子了(因为老婆放下了评判)。感受她又一次释放后的淡淡微笑,那是从心中涌动出来的对自己的感恩和接纳!
整个场域呈现出一种支持的力量。
文霞开始敞开,把自己近一个时期的状态,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孩子、老公的碰撞,尤其是孩子的现状,感受她处在能量极底的状态,随即,引导她表达,向老公表达自己的需要,从一开始的无法表达到委屈流泪,整个人身体紧缩,呼吸不畅,慢慢引导她感受身体,做深呼吸,但只能呼吸到喉咙,无法深入,胸闷、憋气,让她慢慢静下来抱着自己,感受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时她开始可以喃喃语的表达,那是小孩子的低语,只有内在的那个给她才能听见和懂得。
当一个人长时间的处在拯救者模式,会用假装坚强与自己的感受隔离也意味着和内在失去链接,更无法看见自己内在小孩的需要,这时候的所谓的关心和爱,都有可能是以掌控的方式来呈现的,外在的能量是排斥,对老公明明是需要,但却无法正确表达,而表达出来的却是拒绝、评判;对孩子表面是爱,内在却是无法真正看见孩子,无法与孩子情感链接,外显给孩子的却是掌控和隔离。
当拯救者走向孤绝者时,感受到的是被这个世界所抛弃,是一份深深的绝望,攻击自己也攻击亲人。
而她面对的功课是要去做和父母的和解以及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看到了、呵护她。
下午结束后,文霞的状态好了很多,她说可以通畅的呼吸了,拥抱她时,也感受到她身体的柔软。
小尹是刚刚和儿子结束杭州的一阶回来,有了太多的感悟和收获,特别是儿子(原本也要来参加共修的,但是学校学习太累了)有了很大的变化,她分享了自己在模式中的状态,那种拼命三郎,锁定目标无坚不摧的“狂人”状态,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都是自动化模式在主导着自己。
小尹分享:昨天参加了天津地区的共修,引领人是李哥,林姐,都是我非常敬重的人。最大的感受是越来越清晰三号(自己)的人格模式,同时也对六号,九号,二号的人格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大的收获是从反六身上看到了我家老赵的影子(老赵虽然还没有上过陈浪老师的课,但分析他的种种形为可能是反六),看到反六因身心疲惫而痛苦流涕的样子,很心疼,进而也对老公升起了很多的怜惜和心疼。一下子原谅了过往他对我和孩子的种种指责、要求和控制,原来这缘于他内心深层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当与现场的反六交流时,她的一句话更是触动了我的内心。她说:“我们六号一般家庭责任感都很强,其他的名,利,身份都可以不要,但一定要对家庭负责任,这是我们最看重的。而且六号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只要对我们好一点点,我们就会很高兴”。细细想想这么多年为了自己外求的目标,我忽略了他多少的感受,忍受了我多少的坏脾气。我还老嫌他做决定犹犹豫豫不决断,说话啰嗦不直奔主题(其实这都是他本身六号的行为模式啊!)之前有一位男同学跟我说过一句话,说如果我跟你结婚的话早就跟你离了,估计哪个男人也受不了你这个工作狂。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他一直在容忍我,包容我。感谢周日一天李哥,林姐的引领,也感谢各位同修的陪伴和交流。感恩九型让我停下来审视自己,反思自己。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没有计划要执行、没有预案和流程要落实,就这样,随着能量走,感受场域力量,每一个人都在其中疗愈着、滋养着。
中午依然是自制午餐,红萝卜烧肉、青笋五彩椒炒鸡肉、凉拌黑木耳。
愉悦的心情炒菜、做饭,自己觉察,没有了那种付出感,我只想为自己在这里,做饭与我来说是享受而非负担,我享受那种锅碗瓢盆、煎炒烹炸的过程,一股烟火气息,有温度、有温暖。
下午依然是逐一分享。
刘琳分享了自己上次共修个案的疗愈,回到生活中的实修和感悟,特别是开始了对《易经》的学习,还进一步清晰了自己下半场的使命,要结合九型的学习和感悟,用十年的时间深入学习、研究《易经》,再用五年的时间去分享感悟,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刘琳分享:10.13号的共修对小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看见并进行了疗愈,我被忽略的感觉只能让自己生出冷漠或愤怒,而看见后的我让我开始探索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生下半场我该如何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11.18日的共修我是很早就报名参加的,因为我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共修的氛围让人沉静、共修的场域是爱的能量的流动,互相信任的眼睛让人愿意打开心扉,讲述的过程不但有发泄还有被看见还有爱的支持和疗愈,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这一年的变化确实是挺大的,之前的我,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很难受,自己也讨厌自己,老公也成了我的情绪垃圾桶,收到了我精神上的摧残和压迫,我挺想改变自己的,可是怎么改变?从何处入手?变成什么样子?我很迷茫。接触九型后,最关键的是几次共修后,我对自己有了比过去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和一棵树的成长是一样的,一方面努力向外伸长,长高、长粗、枝繁叶茂,一方面努力的向下扎根,紧紧的扒住土地,努力的向下深入,吸允水分、养分。只有底下的根扎牢了扎稳了,外面的躯干才能更健康、更有力量迎接风雨的洗礼,更自信的为大地奉献一份绿荫。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既保护了我们单同时也限制了我们,人性中的阴影面就像木桶中的最短那块板,他影响着人生最终的丰盈程度。通过九型,看见自己,阳光或阴影,发挥自己的天赋优势,疗愈自己的痛点,最大限度的使自己达到圆满具足。这是九型给我思想上带来的第一个感悟或是改变。
思想上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第二步要做的就是行动改变(这是一次主动性性的改变)。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资讯、各种知识铺天盖地,我要成长,就要学习,可是学什么呢?我一直在思索,我要学的知识一定是我所感兴趣的、所喜欢的,能让我感到快乐并享受的。九型的实修让我放松、让我向内生长,可以说以爱的名义成长实际是修的是我的德性这一部分。那么如何传播这种爱,就需要一个人要有传播爱的能力和智慧,这个是外在力量的成长,我该从何处入手?上次在塘沽共修的时候,李律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听易经讲座的机会,回来之后,我被里面变化所吸引,被老祖宗的智慧所吸引,回来之后的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不间断的学习有关易经的知识,并多次的觉察自己的感觉,是真的喜欢吗?能听懂吗?享受这个过程吗?目前答案是这样的,是真的喜欢,里面的变化让人着迷,很多地方是真听不懂,可是不厌烦,乐意反复听反复琢磨,反复听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很享受(天哪,考大学的时候,11年寒窗享受的时候可不太多,更多的是坚持)。观天道以立人道,目前决定坚持学下去,增长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我觉得第三个改变应该是家庭氛围的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健康、快乐。以前听过这个故事,有只老母鸡自己成不了凤凰,失望之余就下了一只蛋,她希望这只蛋变成凤凰,眼看着这只蛋孵化后,一天天的变成了小鸡,变成了自己的模样,她失望、她抓狂,可是能怨这只小鸡吗?我们人也一样,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也不要把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放到别人身上,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你的改变会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当身边的人从你身上接收的信息不再是坏的、消极的、抱怨的、指责的情绪而是积极地、阳光的、灿烂的、温暖的情绪的时候,她们会感受到爱,感受到力量、感受到支持并振奋自己。我每次都把我的共修感受和参加共创营的感受发到我们家的群里,孩子刚开始会说,妈妈写的不错!老公会说,写的挺好,就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怀疑我,不屑)?后来看我坚持,尤其是我最近学易经,有时候看到10点多,还在看,老公睡一觉醒来,很惊讶,那么难懂的东西你竟然能看下去?我头也不回的说津津有味,他都呆了,老实的说,学习太苦了,我从大学出来就再也不想学了,我挺佩服你的。孩子临出国前回了一趟家,告诉我们她要申请大学的长飞奖学金,并说大学真的经历了很多,不骗大家,我孩子回来这两天除了约几个好友聊聊天外,就自己的学习,而我也和她交流我的学习心得,这时候坐不住的是我老公,孩子的爸爸,他说,你们都这么努力这么上进,我也要努力,要多挣钱,让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说这些,体会就是,不要外求,先做好自己,爱满自溢,一个阳光的妈妈、妻子,孩子和老公都能感受到。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成长的过程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不要期待一次会有多大的收获,慢慢的体会,紧紧的跟随,过一段时间回头看,原来自己走了那么远。我想一直走下去,与大家一起,互相扶持,彼此见证对方的成长与改变,我爱你们!
小麻分享了自己近十年来困在家庭错位的坑里,爬起来又掉下去,不断的重复,在第二次面临困局时接触到了九型,开始走上自我探索的成长之旅,开始看清困住自己的二号模式,家庭序位的错乱让自己深陷其中,现在终于可以慢慢爬出那个坑洞。
二号拯救者模式中的人,非常容易站错位,活成父母、伴侣的“父母”,阻断了序位中他人的正常能量流动,与己于他人都是伤害。
海静分享了自己三年来在九型中的获益,虽然只是参加了两次一阶的学习,但一直在这条路上探索,落到生活中去实修,特别是亲子关系顺畅,能够很好的支持到孩子。
她说:每一次共修都是一次回望、放下、沉淀、出离的过程!往内走的路和往外走的路真的不一样!以前往外走,一层层去武装;现在往内走,一点点去卸载!看到自己,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感恩一起走在九型路上的你们。
李哥和我也分享了我们一起走进九型的经历,特别是在改善亲子关系方面的突破,看清了模式中的父母是如何掌控孩子的,模式中的父母是如何打着爱的名义将自己的焦虑、恐惧(追求社会价值的认同)投射给孩子的,当我们看到这些真相时,才真诚的给孩子道歉,诚心诚意的将孩子的人生交还给孩子,这是一个不断看清、不断放下的过程,冰释前嫌使我们的家庭氛围顺畅了,各自也都清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且是彼此助力的关系。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而彼此陪伴和滋养,让每一个伙伴都感受了“心流”的能量,《只有爱存在》为我们彼此临在中相遇、合十礼敬、拥抱祝福!
小麻的共修体会:
1、对于三号姐姐说的爱表现:回想自己小时候,掐点儿在老师来之前打扫卫生就为老师看见后的一句表扬,给奶奶倒尿盆、在客人面前给爷爷洗脚 ,就是为了得到大人一句:这孩子真懂事……
2、在杜姐说她与妈妈的那份纠缠时,我感同身受,确实,我活了这么久36岁了,长久以来我都没有完成跟妈妈的成熟分离,还在共生的状态中,一直以来都在用拯救者模式在拯救妈妈,一直站错队,内心的拧巴,我看见了,我会回到自己该站的位置,学会归位,做回自己。
3、在刘琳刘姐谈感受时,我看见了学习成长后的9号是那么自信与从容,由内而外的淡定从容和侃侃而谈,刘姐学习的同时也感染了她自己的闺女,她每次的心得体会都发到她们的家庭群里去分享,她跟闺女一起齐头并进的感觉真好,而且刘姐最近开始学《周易》,开始从心出发,寻找自己的志趣,值得我学习,就像刘姐说的自我成长就像一颗大树,大树有多么的枝繁叶茂,那么它的根基就有多深厚!努力向内生长……
4、从六号姐姐的婚恋到走进婚姻后的全力付出后的掏空自己去迎合所有人的需求而渐渐迷失自我后的那种无力感和绝望,我感同身受;我也感受到她女儿对妈妈的那份忠诚,因为从小到大,我永远看到的都是妈妈的不快乐、不开心,因此在我的内心我就不允许自己快乐,觉得自己快乐了就是对妈妈的不忠诚,我背叛了我最爱的妈妈,所以我会在内心不断的对自己说,我没有资格幸福和快乐。在没有温度和爱的家庭中再多再好的物质生活也无法填满千疮百孔缺爱的内心,唯有爱能化解一切的一切……从好好爱自己开始,爱满自溢,只有学会真正的爱自己,看见自己缺爱的内在小孩,学会接纳自己后,在外的一切都会有不同!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最终都回到与自己的关系,还是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让我想起最近特别火的一句歌词“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不一样,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事情,我们都希望来生再相遇……”通过大家的交流,了解了自保和一对一的相处模式是那么的不同。回想自己跟老公当初相遇时的美好,理解不同型号和副型的形成原因,就会有更多的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自己主动调频到对方的频道,家庭就会更和谐、美好……
5、在李老师讲他的童年经历时,我看到了九号的最深恐惧是被遗弃,因为怕被遗弃,所以选择融入人群,和人等距离交往,还有跟自己的疼痛隔绝,腿上不断的留着血自己不知道疼,反而害怕自己回家后怎么跟家人交代,听着心里好难受呀!看见了9号内心孤独、怕被遗弃的那份恐惧与孤寂。从而能更好的理解九号的那份所谓的“冷漠”,那是因为他们伤的太深了……听到李老师说,他通过学习九型后,他的人生使命是做一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优秀的律师时,心中那种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好伟大啊!好崇拜……
6、从林老师和另外一位九号姐姐的分享中,我明白了: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看见孩子,接纳孩子与信任孩子,相信所有人在安全的环境中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区分孩子想要的和父母想要的,为孩子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用真心与孩子沟通,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看见孩子,支持孩子勇敢做自己,让孩子知道,家永远是她的避风港湾,家的大门永远为她打开,父母永远是她的坚强后盾,让孩子真正有依靠……
总之,这次共修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型号都有自己的痛点,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完成,学习永远在路上,感恩遇见九型,感恩林老师和李老师的引领,给我们打造了这么好的个人成长平台,谢谢二位老师,也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与真实敞开,我们下次再见!忘了说了,林老师的林氏红烧肉真的非常美味,名不虚传,呵呵!入口即化的肥肉,哈哈……感谢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