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得到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4-1比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迁移技能》
总结:
做成一件事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叫做能力,而能力由三部分构成:知识,技能和才干。知识又包括某个领域相关的事实类知识,概念类知识和程序类知识,这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记忆和学习获得;技能是指能够熟练操作和完成一系列动作,通过训练而来【如:“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当我们能够将知识,技能内化到无意识地使用时,便形成了某种可以称之为才干的能力。
专业知识,大多是“隔行如隔山”,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主要是其中的事实类知识,概念类知识和程序类知识也是可以进行迁移的】。但技能则是可以在不同职业领域迁移的,而才干更是可以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延伸。
能力可以组合,就可以分拆。分拆出来的技能,才干可以迁移到新的领域继续修炼。当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我们并不需要一切重新开始。
感悟:
最初是从船长那里了解到“迁移”这个概念的。才发现自己从中学到大学,之所以能够更快地掌握各科知识,便是下意识地应用了自己“迁移”的能力。而在此之前,我都把它称为是“联想学习法”。迁移能力的运用,在大学时期课程论文的写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每当面对一个陌生的课题而了无思路时,我总会去阅读一些自己熟悉领域的文本。时常能够从一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内容中收获灵感。之后文章的写作就变得行云流水了。
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惰于总结和记录,很多思考和学习方法都没有得到保存与发展。以至于现在临时想要举个具体的例子,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而懈怠于“元认知知识”的积累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学习过的专业知识趋于碎片化而未能形成体系,技能不够熟练,从而无法内化成为可以支撑起自信心的才干。如今便是“样样会一些,样样不精通”,既不甘心承认自己的无能,却又没有堂堂正正用能力一决高下的底气。
所以,从现在,今天,当下开始,便要勤于将自己阅读与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将自己的心得感悟进行记录;直面不得要领的自己,坚持下去,用量的积累推动质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