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
儿子是我的老师,我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看见,都因为他而变得更加的清晰。
按照惯例,我和儿子每晚一同洗脚,他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我无处可坐,为了陪他,只好坐在“座便盖子”上……
每天都如此,每次都如此……
直到有一天,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
我搬来了姥爷新给小家伙买的小板凳坐好,而小家伙呢,将自己的小板凳摆放在“座便”前方,然后,哆哆嗦嗦地端起自己的洗脚盆,想要放在小板凳上。
我在一旁没有打扰,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洗脚盆没有放好,一小盆水洒了半盆,我猜测他脑海中一定有他的小想法,因此,我没有生气。
和他一起擦干净地后,问:你是要把洗脚盆放到小凳子上吗?优忧答:是啊!我问:然后呢?优忧答:我就可以坐在“座便”上啦!我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坐在座便上呢?优忧答:因为你每次都坐在那上边啊!坐在那个上面就是大人啦!我心里暗想:我每次坐在上面真不是很舒服,可是,在小不点眼中,却是那么神圣的一个位置啊!
听着小家伙对坐在“座便盖”上的这件事的诠释与解读,我心中,不禁地对他又有了新的,不一样的认识与理解。小孩子以他简单、直接的认知,认为坐在“座便盖上”就是大人的啦,他以这个为标准解读大人的概念,然后,为了能够成为大人,他采取了他的模仿计划。今天,他能够有此行动,可想而知,这个想法在他心中已经“算计”了多久啊!一个小小念头,一定萦绕在他心中很久很久了吧!
想想生活中,是不是很多时候,孩子们都是用他有限的认知去诠释一件事,然后,采取行动,因为认知的有限性,所以对事物的诠释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但是,这也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
然而,有时,我们大人很容易看到一个不当行为,却忽视了这个不当行为背后,是孩子不成熟的认知起着作用,如果我们真的读懂了他,或者给孩子机会为自己的认知加一个“注解”,我想,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孩子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孩子的缺点就不是缺点,孩子将水洒了一地,就不是什么需要我们大喊大叫,严厉批评的问题,这只不过是他们一次简单、直接的模仿而已……
想想,我们大人何尝不是也会用自己不理解、不懂孩子的方式,去认识孩子、去批评指责孩子、去误解孩子呢?
想想,我们大人在工作、生活中,何尝不是也会用自己片面的,私人的逻辑,去解读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从而造成了误解与矛盾呢?
想想,我们大人何尝不是也会用自己大脑盖子打开时的情绪,去操纵自己、操纵别人、操纵事情呢?
想想,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诠释,带来的矛盾与问题,真的是人际关系中一个巨大的障碍啊!
因此,无论是育儿,还是与人相处,当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事情的全过程、不能很好地读懂身边的人时,不要让语言变成一堵墙,堵住了孩子、爱人、家人以及朋友的心,我们要尝试着让我们彼此能够看到爱,感受到彼此的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