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期间看哈佛的幸福课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观点:人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特点)本质上是其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好坏(或者说差异)。好的习惯的培养是需要优秀的自制力和时间管理的,因为习惯的培养非一朝一日的努力,是长时间刻意训练的结果。这几天刚订阅耗叔的左耳听风专栏,看到有时间管理的文章,所以先行进行了学习和整理。
同扭曲时间的事儿抗争
让自己有大块可以专注于工作的时间
作为程序员,其实挺在意自己时间的完整性,在编程时,思维高度集中,比较反感自己的思路被打断。因此,让自己的老板和同事了解自己的时间安排很重要,在核心编程的时间段,尽量不要让同事们随意打断自己。
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
对于时间明显不够的需求,需要跟自己的老板有条件地说是,让老板和自己共同承担压力。
加班
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较是项目延期的伤害大,还是线上故障的伤害大。
开会
开会,不是讨论问题,而是讨论方案,开会不是要有议题,而是要有议案。
投资赚取时间
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高效
无论是花时间系统地学习知识、建立高效的工作环境还是将能够自动化的事情自动化,都是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效率,让自己变得更高效。
规划自己的时间
就像做项目前先要进行设计一样,好的规划会让自己将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定义好任务的目标和优先级,规划好任务的方法,关注长期利益而非当前会花费多少时间。
用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核心其实是注意力的分配,所以要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要让自己分心和跑偏。另外,学习本质上有点逆人性,得想办法形成正反馈,然自己持续地获得动力。最终,要将好的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在吸收习惯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