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一部从宣发开始,就注定充满争议的电影。无论是导演在宣发时期拜访充满争议的人物后代,还是上映、撤档、再剪辑、审批、上映这一系列的波折操作,以及电影故事对历史的改编程度,都引发了观众群体间巨大的讨论热度。作为观众,看重故事剧情还是看重历史本身,将严重影响个体的观影体验。
影片选取了淞沪会战末期,四行仓库保卫战作为故事舞台。从国军士兵和租界民众两个角度讲述故事。电影再角色刻画上十分出彩,作为一个没有明确主角的故事,国军士兵在描绘上比较均匀,但在每一个角色的活跃时间中,都能很好的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战争的洗礼下,短短的几天里,每个人的从思想上都发生了不同的转变,无论是成长还是逃避,都符合角色自身的性格,在行为动机上可以说是真实可信的。而租界的民众则更好的代表了观众的情绪和感情线,作为观众的我不止一次的感受到,自己在民众上的情绪投影,苏州河对面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我的神经,对战争走向的好奇,自杀爆炸时的感伤,国旗升起那一刻的喜悦,国军撤退时的惨烈,或缓和或紧张。从一个整体角度去看,国军士兵的行为是租界民众态度转变的原因,租界民众的援助又是国军士兵坚守的总要支持,就在这种互相的影响下,爱国主义情绪呼之欲出,感染着影片内外的所有人。在这两个角度之外,影片中零星的描绘了其他的一些角色,日军、记者、租界中的英法居民,依然各具特色,同样的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整场电影中,角色的刻画是全片最大的看点。
剧情上,除最开始的序章外,影片由保卫战的四天四章节构成。通关全片,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重的爱国主义情绪,甚至整部故事都是在为这一主旋律服务。影片在三小时攻防战中迎来了第一次剧情上的高潮,随着一次又一次震撼人心的自杀式爆炸,战争的惨烈被赤裸裸的摆在所有人的面前,这是剧中所有角色思想的转折点,并在守卫国家这个事项上达成了统一。但是在之后的故事中,无论是保卫国旗,民众冲桥支援,还是最后的大撤退,都是在将这种惨烈一遍一遍的摆在观众面前,不免有一种用力过猛,甚至到最后有些审美疲劳。尤其是在结局的大撤退中,我能理解导演想通过对撤退过程震撼的特写镜头,来痛斥国军管理层的无能、国际社会的模式,并用这种牺牲,实现国人反抗精神的自我觉醒,结局以民众握拳特写结束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但为此效果,撤退时狙击小队怎么样了?撤退是否成功?后续故事到底如何?一系列问号停在了一个看似高潮又未达到高潮的地方,造成了很大的需要填补的落差感,非常影响最终的观影感受。
最后,再说电影的争议。影片在宣发期,标榜自己是以历史为依据,还原历史真实的战争电影。但在观影结束后的资料对比中,我发现有一些情节非常多余的。为了迎合主旋律,生硬的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故事,让后半段的观影稍显别扭。影片对角色的刻画十分优秀,又在处处避开个人英雄主义的标签。在抗日战争中,每一个参与反抗的人都是英雄,四万万人的觉醒才是中华的觉醒,这是影片的主要立意,为了表达,而将故事尽可能的往“惨”这个方向推进,我觉得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抛开历史事实,但就这部电影来说,影片中有刻画鲜活的角色,音乐与情绪的渲染也十分到位,对战争的惨烈与真实的描绘,也尽可能的展现给每一个观众。我喜欢这个故事,但对故事对历史的编排无法完全认同。如果标榜为战争历史电影,那么这终究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影片,就好比三国志之于三国演义,对这个影片的喜恶,只能看观众自己的内心选择了。
写在最后:
影片中的敌人其实有三个,一个是战场中的日军,一个是英法美为代表的欧洲列强,一个是国军的高层管理者,虽然影片中也有所提及,但存在感过于稀薄。电影如果围绕谢晋元一人,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引子,讲述不同势力的战争博弈,以及谢晋元在被租界收容后的经历,其实一样可以表达爱国这一主题。这是一个被翻拍过很多次的故事,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个更客观更为大众接受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