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常看看书,依然只能算是阅读大家庭的门外客,这是天性使然。
不求甚解,一目十行,读得潦草,还胡读乱解,往往步入歧途也不自觉,看了专家的讲解,才知道自己想的和他们说的风牛马不相及,心下哂笑,也不以为意,反正也不教学生这些,不至误人子弟,自娱自乐,图一己之足够矣。不是有人说,读者以然只能读到本就存乎于自己内心的东西么,深有同感,无论如何曲解,都是读到了自己。
有个恶习,就是只读合胃口的书,不管在文学史上地位如何崇高,不喜欢的就不碰,到灯塔去小径分叉的花园铁皮鼓洛丽塔等等,都是翻几页就放下不理了,绝不勉强自己。可能因此错过多半个精彩世界,命当如此,也只能算了,不可惜。
就算是合胃口的书,通常也只读一遍,不管当时如何惊艳,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再来第二遍,一路下来,从复活到黄金时代,这类书积累了不少。也知道这种书只读一遍绝不会有深刻体会,那就不管读到什么程度吧,不喜也不愿深究。估计这几天读的门罗亦属此类。
数年中,倒有三本书摆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时不时拿起翻阅,它们是红楼梦中间四十回(前后两册丢了),巴马修道院,傲慢与偏见。也不通读,比如巴马修道院总只看后半部。
要说在这三本书中找到了什么宝贝,那是笑话,细捋一下,归因有三。首当其冲的是其完美的爱情关系,能满足我永不成熟的粉红少女心。其次,这六个主人公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类型。还有就是这几本书的写作风格是我最能接受的,自然,平和,优美,广阔,细腻,节制,形式上不标新立异,内容上不沉重压迫,至少表面不沉重。它们在我孤单失意情绪低落时,安抚我,在我百无聊赖无计可施时,消遣我。对这三本书感恩戴德,老想化用一句诗送给它:卿卿一言不发,为何能给我安慰。
此外,看得最多的都是些不费脑的东西,笑林广记,三言二拍,十日谈,神话佛经圣经故事,打开就看,关上就忘,常读常新常在。最能说明实质的,就巴尔扎克举例,他那些严肃伟大的作品俺一概不爱,独喜欢其戏作都兰趣话。
由此看来,有些人的人生态度,从读书喜好上也可窥见一斑。像我,就是随意,肤浅,轻飘,放任,无目的,不强求。还好的是,刚刚可以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