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里成绩最好的同学,往往不是那些看起来最刻苦的人,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智商比较高吗?
其实学习好的未必是最聪明的,但是他们却是最懂得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习”上的。学习的重点不在学,而在“习”。
01
做好预习
每个父母肯定都想过一个问题,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老师,为啥自家的孩子听懂的就比别人少呢?
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的孩子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不同,而这些能力的差距,都可以用一种方式来超越,那就是——预习。
预习就是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
通过预习,让孩子对上课的内容,能做到心中有数,也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带着问题找答案,预习就是主动学习,学习到的东西也比被动接受来得多。预习的时候也要注意这2个点。
安排好时间:
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上的新课,这样印象比较深,也可以针对难易程度,来调整预习时间。
拿笔勾画:
预习并不是只看两页书,一定要拿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有不懂的先标记出来。
02
及时复习
复习,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应当要让孩子成为习惯。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复习吗?
尝试回忆
就是课后花两分钟,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的内容过一遍,可以快速弄清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阅读课本
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孩子往往会感到应接不暇,如果能抽空自己翻阅下课本,肯定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
看参考书
参考书是课本内容的补充说明,里面的练习题也可以让孩子练练手,检测一下所学的知识,一定要好好利用。
03
坚持练习
有时候老师讲的很清楚,自己预习、复习也过了很多遍,一看题就觉得:“嗯嗯,很简单嘛!对啊,这么想就可以做出来了啊!嗯,这道题我会了!”
然后等到考试,自己拿起笔:“是这样写吗?有点不确定诶....”最后二选一,巧妙的避开了那个正确答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就是因为练少了!要么是光听课、光动脑想,不做题,要么是做的题目太单一,考试稍微变通下,领悟力差的孩子就不明白了。
如果想达到“会的每一题都做对”的成就,一定不要忘了练习。只有进行了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才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04
记得休息
学会休息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想想为什么上40分钟要休息10分钟,因为人大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段时间后,需要短暂的休息,不然很难继续保持注意力。
天天“挑灯夜战”的孩子学习就未必好吗?恰恰相反,这类孩子往往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虽然辛苦,但是成绩却不会突飞猛进。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睡得比较早。
所以家长一定要允许孩子适当休息,当然也要提醒孩子,上课时不能休息,不要把休息当借口去开小差,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05
准备演习
据监考的老师说,考场上的突发状况还真不少,而且年年都有,比如有的孩子写着写着笔没水了;有的一着急就总想上厕所;还有的孩子遇到难题使劲抠,抠不出来了就十分着急、烦躁,不一会就满头大汗;还有的时间没有分配好,一听老师说只剩15分钟就慌了,或者手忙脚乱,或者直接放弃了……
人生没有彩排,考场上的意外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演习,来训练自己遇到问题的应变能力。
如果把中考、高考,当作舞台表演,那么期末考试就是演习,从小了说,每一次的单元考,月考,都算演习,孩子们要好好对待:
该带的笔不能少,而且还要多带一只备用,
尺子、手表、胶带、橡皮都要提前准备,
心理上不要紧张,就当做平时的小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多发挥想象力,提前思考、提前预演,孩子才能更从容的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