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圣与仁:圣人与仁人。《子罕篇》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抑:文言助词。但是,然而,只是。
▲为之不厌:“为”是做。学习、做事不倦怠,有恒心,有毅力。
▲诲人不倦:教诲他人不厌倦。
▲可谓云尔:差不多可以这样说。
▲公西华: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圣人与仁人,那我怎么敢当!努力而不懈怠,教诲别人不感觉厌倦,差不多可以这样说吧。”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啊。”
【学而思】
圣人和仁人,一般人做不到。君子,普通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达到。
参读:《述而篇》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知识扩展】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坤象征大地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增厚美德,胸怀宽广,包容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