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站在区块链这个链条的角度说了分叉是怎么回事,其实硬分叉本身不会直接产生新币种,只有在一部分节点升级、一部分节点不愿升级而造成分裂时才会产生新币,如果大家都支持升级就不会造成分裂;还有就是当我和你价值观不同,我就可以拉个队伍主动分叉比特币产生新币,给它赋予新的内容,包括发行量、区块大小、共识机制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去设置。
这篇文章就讲述比特币分叉的进程。
一、几个重要概念
在这里先说几个和区块链分叉有关的概念:闪电网络、延展性攻击(可塑性攻击)、隔离见证
1.闪电网络是用来解决比特币网络拥堵的,它就像是道路上的立交桥一样,架设在比特币网络之上,目的是把比特币网络中的小额交易分流,实现小额交易走闪电网络,大笔交易走比特币主链由此使比特币网络顺畅。
2.可塑性攻击(延展性攻击)
我们都知道你转给他人比特币的时候是需要你的签名,而这个签名是通过数学算法生成的,然后放入交易中再被钱包发送出去由节点来验证,这里关键就在签名的这种数学算法有个特性:它会导致签名被更改后,这个签名依然有效,这笔交易依然会被验证通过。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这就像一道数学题正确答案不唯一,有三个都是正确答案,所以这三个数据都能让签名合法有效。之所以叫可塑性攻击就是因为这个签名的数据的变更不影响交易有效的这种特性和水、冰、气的三种状态变化类似,尽管形态不同,但它终究还是H2O,可塑就是表达了表象上可以长、可以方,但本质上还是这个东西。
既然不影响交易的有效性,区块也能验证通过,那为什么还把它称为攻击?因为它确实被人利用来实施攻击让他人的比特币受损。
它被利用的场景是这样的:我从交易所提币,我在交易信息被交易所广播出去之后、被节点验证之前劫持它,然后进行可塑性攻击,我照样能收到币,这时我给交易所打电话说我没收到币,这时交易所会查看他给我转币的那笔交易,但他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了(每笔交易都会哈希运算后生成唯一的TXID,依此可查找到交易),于是交易所就认为是工作失误或者是不知道哪里出错,然后再给我转一次,就这样我就白得了币。
可塑性攻击更改了签名,但改不了地址,比特币原本去哪还是去哪,UTXO照样会被花费,但因为签名改变,交易的哈希就会改变,TXID也就变了。
3.隔离见证(Segwit)
隔离见证就是针对可塑性攻击的对策.原来一笔交易包括三部分:输入、输出、签名,现在把签名从交易中移出来,这样对交易做哈希运算时签名的更改就不会影响TXID。
二、行走在分叉的路上
对于比特币的分叉争论焦点主要在是否扩容上,由此而形成了两大主要阵营,支持扩容的矿工们、不支持扩容的core团队。两方阵营都基于各自的利益角度摆出自己的理由,和驳倒对方的理由,然后关于扩容扩到多大,矿工之间也有争论,于是有关的各方就各种升级方案不断的提出,这就是BIP(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比特币改进建议),BIP就是提案,它就像个大文档,收集各方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因提出人、提出时间、提出内容不同就有了BIP100、BIP102、BIP141、BIP148…..等等的BIP们。
最常听说的是BIP141、BIP148、BIP91
BIP141的内容主要是实行隔离见证(segwit)
BIP148是CORE团队在BIP141无法顺利启动时强制推行BIP141的一个方案
BIP91内容是在时间上先实行隔离见证,六个月内再实行扩容到2M的方案
另外有两个有名的共识,香港共识和纽约共识,就是相关方选个地方面对面的商定该实施哪个方案、怎么实施。
香港共识:2015年在香港各方达成隔离见证和2M(Segwit2X)扩容的共识方案,最后以CORE反悔告终
纽约共识:2017年5月代表比特币83%以上算力的矿业代表达成Segwit2X共识
现在已入2017年12月,这些事件都已成为历史,那时对于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分叉更多的是忧虑和愁云惨淡,但那个时刻终究到来了,隔离见证如期实施。按照纽约共识商定的日程,11月就要实施2M扩容,但是原定于2017年11月16日的2M扩容方案被紧急停止,据发表的声明说是相关各方还没有做好准备,为了避免对比特币造成伤害而停止扩容,然后这个节骨眼上BCH就变的受欢迎起来。
三、几个比特币的兄弟
最后说几个我能初步理解的分叉币,在我眼里它们和比特币有什么不同呢?
到目前比特币的分叉币已经有好几种了,这种通过对比特币分叉而产生新币的行为有个名字--IFO(Initial Fork Offering),这个IFO如果可以在几家交易所上市交易就可以带来大量法币流入的, 这时候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的ICO (intialcoin offering) 。
1. BitcoinCash简称BCH比特币现金
诞生于2017年8月1,BCH和 BTC一样发行总量都是2100万枚,而且共识机制也相同,所以矿工们在两个链上都可以挖矿,那他们JIU 可以来回切换、来回摇摆。不同之处在于BCH的区块更大,上限设置为8M,这样它的交易目前来看就比BTC快很多,手续费也更低;
2.BitcoinGold简称BTG比特币黄金
诞生时间:2017年10月,它和比特币不同之处比较少,也是2100万枚的发行量,区块大小一样,也实行隔离见证,但它的挖矿算法不同,也就是说BTG也需要挖矿产生区块,但是用的设备不一样,用的是GPU。BTC的矿工想转向去BTG的链上挖矿就要换机器,据BTG官方说这是为了改变BTC目前算力过于集中,希望真正的实现挖矿的去中心化,那么随着竞争加剧GPU是否也会出现大的矿池导致算力集中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BTG的意义又该是什么呢?
3.Bitcoin Diamond简称BCD 比特币钻石
诞生于2017年11月底,它和BTC不同在于:发行总量是BTC的10倍,所以它交易手续费就低,进入门槛也低,就是说便宜的意思了。它增加了一个“给交易金额加密”的功能,区块大小可以根据交易动态调整,上限是8M,这个动态调整的功能听上去真好,交易多了区块就大,交易少了区块就少,不浪费资源又避免拥堵。
其实比特币的分叉币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挑了三个来和BTC对比,要对比就是想找不同,想弄清楚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的价值是什么,这大概真是个复杂的问题。
这些分叉币们都声称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优势和功能,具体如何还要看在经历时间的考验之后会怎样,毕竟说的好还是不如做的好,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