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上埃里克森《教练的艺术与科学》模块一的时候,有不止一位同学告诉我,自己已经是第三或者第四次来上这个课程了。当时听了特别不能理解,有什么样的课听了几次还要来听?
上完第一、二模块,整个脑袋都是晕乎乎的,一向自认为学理工科出身、逻辑分析能力还不错并且有多年管理和培训经验的我居然对所学的内容没有框架,没有结构,只是学到了几个工具。当时我给自己找的原因是离开职场两年,反应速度有点慢。凭着以往的经验,抱着自己一定能支持到客户的信心,学完模块一我就去找客户做教练了。
和所有的新手一样,刚开始做教练时,是要碰运气看遇到什么样的客户的。如果遇到对的客户,取得的结果双方都满意,就会很开心;反之,当客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就会着急,会忍不住给客户建议,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离开了教练位置。这种时候往往是客户当时的反馈也不错,但我心里明白客户回去后对执行行动计划的承诺度是有问号的。
今年1月中旬去英国陪女儿过春节,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将之前的几十份教练笔记重新进行了整理,并且将带去的埃里克森教练学院创始人玛丽莲老太太的两本书《唤醒沉睡的天才》和《被赋能的高效对话》重读了一遍,这才对教练的框架结构有了一些认识。回来后又参加三、四模块的学习,在一遍一遍的复习演练中对教练的艺术与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五月份上了安娜老师和王辉老师的中文模块一,收获非常大,对教练的框架及各种工具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视角,原来一直困扰我的教练位置也开始慢慢地稳了起来。特别是上了玛奶奶的《赋能教练》之后,教练的状态保持得更加稳定了。
这一次听说来自国外的MCC教练 Berry要来上一、二模块,我当即决定来参加复训,毕竟能向MCC(大师级教练)学习的机会并不多。
今天是第一模块的第一天,感觉与第一次完全不同,收获非常大。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和我第一次上课一样,很多新同学感到缺少框架,内容太发散,抓不到重点。我看到的是MCC已经将教练的状态溶入到骨髓里,无时无刻不在。看似随意的课堂,其实是教练过程中客户想去哪里,我们就陪伴客户去到哪里。哪怕是课堂练习的时长,也是交由客户(即学员)来决定,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和尊重。
突然明白埃里克森的课程为什么让人听起来有点发蒙,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被告知,而这个课程是等待你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
这也让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虽然自我感觉教练位置比以前稳了很多,但也仅限于在教练过程中。离开了教练工作,在生活或其他工作状态下还是习惯于用告知或建议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这大概就是MCC与新手最大的区别吧……
所以,做教练也是一种修炼,修炼自己不要轻易地给他人建议,哪怕你是对的,要抱持一种空间,等待对方自己去发现。同时也在修炼自己要更加有耐心,更加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相信只要做好自己,你想要的迟早都会有的。
特别感谢这一天的收获,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今后可以提升的空间和要努力的方向,虽然自己也说过“教练无处不在”,但知道并不等于做到。既然知道了,相信离做到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