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缔造光明未来》的主旨演讲,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以大国睿智、中国理念答好时代之问的三道判断题。
以“不畏浮云的望眼”研判事物发展的走势。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用历史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可怕的不是问题的复杂性,而是主体的短视性。面对“变局渐欲迷人眼”,我们要“擦亮眼眸再出发”,唯有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才看清昨天的事、走好未来的路。“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解答,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要求。面对“工作的鸭梨”,我们要有“河出潼关,因太华之阻而增其奔涌”的历史自信,在回看走过的路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获得“扭转乾坤”的制胜密钥;面对“成长的烦恼”,我们要有“风回三峡,因巫山之隔而显其怒号”的历史勇气,在比较别人的路中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细节,走向“柳暗花明”的喜人局面。
以“不择细流的胸怀”斩断小我观念的锁链。世界上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从来没有行之万世而不悖的国际观念,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用历史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可怕的不是客观的多样性,而是傲慢的主观性。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对抗的阴霾仍未消散,乌克兰危机再次给世人敲响了警钟:零和博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旧式国际观念只会导致战争冲突,不会带来和平安全。“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解答,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劝诫。面对工作争议,我们要多点“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集思广益;面对生活冲突,我们要多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的胸襟气度;面对利益得失,我们要多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大我心态。
以“不负人民的担当”破题时代之问的考验。世界怎么走,关键看人怎么干。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将近70个国家的12亿人口面临疫情、粮食、能源、债务危机,全球过去数十年减贫成果可能付诸东流。用历史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可怕的不是思想上的躺赢,而是行动上的躺平。“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之问的解答,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嘱咐。在“疫情要防住”的惊涛骇浪中,我们要多些“惟撑篙不已方能逆水行舟”的勇当先锋,以“快、严、实”的硬措施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在“经济要稳住”的疾风骤雨时,我们要多些“惟奋斗不止方能冲出重围”的敢打头阵,以“精、准、细”的好办法帮助重点企业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