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晓卿在后台给我留言,“看过父母离异,见过好友撕逼,经历过恋人背弃。现在,无论是家庭、朋友或是爱人,都让我深深地恐惧......
或许是我不够好,从来没遇到过完整美满的爱,总是一再受伤,一再失望。最终的结果和最初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累觉不爱。”
有没有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在经历过一些伤痛后,都会试图在身边筑起厚厚的高墙来保护自己,不让别人靠得太近。
我们不再敢爱和被爱,因为头脑中的“理性”告诉我们:“亲密”就意味着离“危险”更近了,有距离才是安全的。
我们在高墙里面蜷缩着,看似安全无害,自己却再也没有机会面对和穿越心中的伤痛。
过去的经验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恐惧、对人性充满疑虑,不知道如何接受和表达各种有温度的情感。
即便真爱就在那里,我们也为自己找出足够的理由远离它。
我们说“恐惧”爱,其实潜伏在“恐惧”背后的那股力量,是我们内在刻骨铭心、不曾治愈的伤口。
2
美国心理学之父William James说,人在出生之时即有四种基本情感。首当其冲的是恐惧,其次是愤怒、爱、和恨。
恐惧其实来自于远古时代,手无寸铁的人类与大自然的各类野兽、灾害斗争时最原始的生存记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里有很多相关记载。
而现代人内心的恐慌,有的是源于每个人累世灵魂的细胞记忆,或是与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息息相关。
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恐惧”这个情感都一直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无时不在。
英国神学家James Reid说,“许多恐惧都是来自我们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不理解,来自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控制。”
所以,身心灵导师说,为了不被物质世界所控制,当我们感受到恐惧时,第一件事就是停下来,观察自己的一呼一吸。
你只需要如实地观察气息从鼻孔缓缓吸进和呼出。当你开始观察你的呼吸,就会逐渐了解“头脑”的本质。
观察呼吸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思绪一会儿回到过去,一下子又飘到未来,却几乎很难停留在当下。“头脑”竟是如此的善变!
而从宇宙的长河来看,经历从来都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是我们灵魂的体验。
生命只有在当下才真正是鲜活的。当我们不再试图用“头脑”去评判每一件事,而是用“心”体验当下,将未来交托宇宙,任何经历都是珍贵的。
3
Osho(奥修)说:“一旦一个人观察到他的性、他的贪婪或者他的恐惧,他的生命之中就开始散发出一束了解之光。”
通过观照你的呼吸,你会慢慢地培养自己对实相的觉知,让自己的生命开始发光。
接下来,请你放弃对这个恐惧情绪的对抗,而是和它同处于当下,带着满满的爱来面对它、观照它、承认它,接纳它的存在。
你要知道,恐惧或喜悦,都只是你的“感觉”,并不是你的本质,不是真正的你。
恐惧是内在需要爱的地方。每个恐惧的情绪背后,是你自己过往的旧伤被触发了,于是对你发出“爱”的呼喊。
Osho说,“恐惧与爱,其实是一体两面,你有多深的恐惧,就表示内在藏有多丰盈的爱。因此只要放下恐惧,爱就能滋长。”
当你了解恐惧的真相之后,请你找个安静的地方,做一个“爱”的冥想。
闭着眼睛深呼吸3次,想象一束温暖的光带着满满的爱和能量,从天边照射下来,笼罩到你所在的空间。
每个不舒服的情绪,其实只是一团能量,对应地会让身体的某个部分不适,比如胃部或是胸口。
然后,请你想象那团温暖的光扫描到你此刻身体感到不舒服的地方,看着让自己不适的那团能量,在光中被爱慢慢融化。
想象这团光在你心轮荡漾,扩散开去,到达你所处的房间、小区、城市、国家、地球,直到扩散到整个宇宙。
最后,平静而慈悲的看着自己,拥抱自己,说一声:“辛苦了!我爱你”。
4
我的心灵导师惠心说:“恐惧,是你总是拿以前的经验来限制无限的未来,因此你们不断的活在过去的经验与限制之中,所以你们无法快速升级、快速体验生命的无限与多元。”
过去的你,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来,回归何处。一直着相于物质世界,沉迷于对财富名利的追求,拿过去的经验限制自己的未来,被恐惧所困。
慢慢地,你了解到身心是生命本源,于是有意识地选择脱离部分物质控制。你开始试着修复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学会爱自己。
最终,你的意识将到达更高的灵性层面,悟到这世间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无所谓好坏对错得失。
你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恐惧和痛苦感受,无非是幻象,都来自头脑。
你的心与身完整合一,你体会到了无条件的爱、喜悦、与和平 ,获得了真正解脱和自在。
此刻,放下恐惧心,彻底完整地去感受它、经验它,一步一步地穿越头脑设置的障碍,回归自己的内心,到达爱的本源。
如《心经》所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当你知道你想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当你知道你在哪里,一定会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