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亲人朋友吐槽夫妻之间的闲话。言谈之间,总是咬牙切齿,好像是痛彻心扉,总要彻底离开为上策。我也只能做一个忠实的听众,个中是非哪能一言论清。大多数时候只是听,或者附和几句表明我还在听。对方诉说到十分痛恨处我也只是哈哈大笑,也是让她知道这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即使当时有十二万分的恨与屈,怒与哀,只要不是原则上的矛盾,最后想起来其实就是一场闹剧。想起来自己都会觉得好笑。以笑来化解,一笑而过,大气,宽容。能做到这些,也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不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老是纠结事情,要去讲理,要去分辨对与错,那就太累了。自己不轻松,别人也会很累。生活也就缺乏乐趣。
其实家庭生活中最不当的就是讲理。现在最不缺的也是理。好像做什么都要讲个理。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老师定要跟学生讲理,父母定要跟孩子讲理,先生要跟太太讲理,太太也要跟先生要个道理。于是满是道理,都是头头是道的理。当我们都讲出自己的理后发现每个人都是理论家,自己都被自己的道理说服了,感动了,却没有他人接受自己的理。在黯然失望之后又加了一份漠然。定会哀叹:“孺子不可教也。”
不是不讲理,不是不交流,而且当良性交流。良性的交流是夫妻之间和谐相处的法宝。良性交流不是要求他人,不是沉闷讲理,也不是居高临下批评指责。良性交流首先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以尊重为前提,以爱之名柔和的谈论生活,交流思想,打趣逗乐。讨论的内容尽量是积极有趣的。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赡养,家庭的发展等必须的话题外,还可以涉及社会热点,书本阅读,风景名胜,山野闲话,家常琐碎……
谈论的语气应该是轻松幽默的,气氛应该是快乐的,表情应该是面带微笑的。在长期的交流中不断的去了解对方,发掘对方的优点,也会更增进夫妻的感情。也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让双方都能达到一个人生的高度。
当然,要拥有高质量的交流是离不开学习的。其实高质量的生活就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学习可以是多读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结识一些高贵的灵魂,改变自己逐渐僵化的思维,打开视野,提升看问题的高度。学习也指关注身边的夫妻,学习他们的生活智慧,取长补短。身边有很多普通的智者,当他们以婚姻成功者的姿态走进我们的视野时,我们看到的应该不止是他们的闪耀,更应该探索他们多年磨合中的智慧与隐忍,也以此来找到自己婚姻中的契合点,经营好自己婚姻的一亩三分地。
除此之外,就是要尊重和面对和允许。当我们以他的优点为荣的时候,也要承认他是有缺点的,也允许他有缺点。当我们在他的爱海里徜徉时也允许他有点小脾气闹闹。我们只要不忘初心,记住他是你的家人,你的爱人就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看着他笑,或者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去。等他的坏情绪过后,我们都会相信,爱你的人绝不会再次刁难,绝不会不反思自己,不改变自己。如果真的是连他自己都讨厌自己的缺点带给大家不快乐,我们不断的唠叨或者争锋相对的吵闹只会增添一些更不快乐。或许我们默默的包容才是一剂最好的良药,帮助他战胜自己,也成就了我们。和谐幸福的夫妻应该是双方的修行。而不止是一个人的改变。所以在尊重的前提下,面对你眼前的人,并且允许他的缺点发生。顺势而为,说不定不知不觉中你就看不到他让你讨厌的缺点了。
然后是改变自己。我觉得改变别人是件很难的事,然而有很多夫妻都是想要婚后改变对方,让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据我知道这基本是枉然,还会生出很多的矛盾。我觉得改变对方还不如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用行为去影响对方,让他跟随你的脚步,他或许才会真正的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当然我们自己平时也远离婚姻的负能量,远离负能量的圈子,不要被社会上的不幸婚姻危言耸听了。人是会被自己潜意识暗示的动物。平时少谈论负能量的婚姻和其它负能量的话题。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自带光环。你照亮的岂止是自己呢?
最后,我认为夫妻之间还要培养更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要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与时俱进。高雅良好的兴趣既可以提升自己,还可以增进双方谈论的话题。对子女也是一个良性的身教。
总之,夫妻之间相处要积极交流,以爱为前提,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关心体贴。少讲道理,多行动。少纠结,多调侃。少抱怨,多赞美。少斥责,多欣赏。用满满的爱来耕耘婚姻这片沃土,一定会满野金黄硕果累累。
亲爱的,这是我的一点心得,感悟。与你共同探讨。也希望你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