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和爱人进行了一次长谈:关于家庭责任和自我空间的地盘划分。
看似命题很宏大,实质无非就是时间的争夺战。
我们像对弈的棋手,在不动声色中揣摩对方下一步的方向;又像是跳着探戈的舞者,彼此试探,在踩到对方脚前再作出让步。
但实际能这样开诚布公地坐下来谈,并不容易。
爱人绝对是一枚非典型性射手男,性格十分内敛,习惯默默在心里对所有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评判。如果他对一件事持否定态度,且认为将这些话说出来,对事情并没有帮助,那么就会选择以消极抵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这样一场谈话,无疑是要让一只准备捂着耳朵过冬的松鼠,将它窝中的榛子掏出来一一摆在你面前。
但幸运的是,这次我成功了。
第一颗榛子的名字叫“写作对育儿也许有帮助,但付出的时间和得到的收益并不成正比”
爱人认为:会带孩子的人不一定会写作,而会写作的人也不一定会带孩子。写作这件事可能可以帮我梳理育儿过程中的经验感想,提高我的育儿水平,但如果我把花在其中的精力全部投注于对孩子陪伴和关注中,应该可以获得更大的提升。
对此,我告诉他: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婚前有恐娃症,又非教育专业出身的人而言,没有理论支撑的育儿就像是在水中狗刨,看似也浮在水面上,但实际不过是低端水平的苟延残喘。
就像很多家庭主妇,在家煮了一辈子的饭,最终还是停留在“蒸、炒、煮”的家常水平,永远都无法折腾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
育儿也是如此,如果每天只是沉浸在做事带娃本身,那我很可能被那日复一日的琐碎湮没。无法及时发现自己越来越紧蹙的眉头;克制自己越来越缺乏耐心的高亢训斥;无法高屋建瓴地对孩子的教育进行系统的规划。
最可怕的是我会慢慢对孩子的成长变得麻木,习惯于用老办法应对新问题,在力不从心中逐渐丧失育儿自信。待回头看时,因为没有职业的支撑,我会比职场妈妈们更加充满挫败感,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困在屋子中的苍蝇一样可悲。
而写作,会迫使我去认真体悟育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去思考总结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我想不出头绪时,就得去求助于更专业、有智慧的人。当然这个人不会是隔壁家的王大妈,楼上的李大婶,于是阅读的需求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在阅读中,我会发现原来孩子行为问题后面反映的是重大的心理问题,而每个心理问题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又是不同的,她的“不要”代表的是成长而不是对妈妈的反抗……原本我和孩子就像是地球上仅有的两个人,虽然对彼此都充满误解,但又不得不在一起玩耍。可通过阅读学习,它让我可以好整以暇地面对孩子的反复无常,重新对养育这件事焕发出热情。
当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运用到孩子身上时,这些理论就如同遇到了阳光的爬山虎一样,让我的科学育儿术不断向上,向上,再向上……那些令人欣喜的成果无疑让我的全职生涯更有成就感,而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即便出现问题也不再令人焦躁,正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和阅读学习的驱动!
天呐,这简直就是完美的“鱼--桑--鸡”立体养殖啊,这么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事,为啥不支持?
第二颗榛子的名字叫“构思文章的时间是否会侵占带娃时的专注力”
刚听到爱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差点笑出声。
面对着古灵精怪的小恶魔和一屋子的鸡零狗碎,如果我还能一边“锄禾日当午”,一边诗情画意地构思文章,那必须得为自己的这项技能点100个赞啊!
不过虽然我不构思文章,却会利用做家务的时间听各种有声小说。倒不纯粹为了写作,而是觉得干傻活有点无聊,所以借此安慰自己并未虚度光阴。是的,在我心里家务活就是对生命无意义的消耗,如果可以,我一定很乐意将它们甩手给别人。
可日子长了我发现,因为一心二用,干傻活真的变成了“傻干活”。本身我就不擅长此道,没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手头事上后,动作就更慢了,经常是被事情赶着往前走,处于疲于应对的状态。
近一年的家务活干下来,业务水平还是原地踏步,从横向上看:不会统筹安排时间;从纵向上看,各项家务技能也没显著提升。
在看了一些时间管理的书后,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厌恶这些不断重复、又不得不做的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干净利索地把它们解决掉,然后再腾出时间干其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或者在将来有经济实力之后,我将它们交给专业人士去解决。
于是对此,我也跟爱人做了深刻检讨,表达自己以后会“洗心革面,投入做事”。同时又小小强调了下:这些感悟也是来源于阅读。
第三颗榛子的名字叫“如果现在将业余的时间都投入在阅读写作中,又无法靠此为生,那是否会影响长远的职业规划”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最让我自己纠结的。
因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并没有太多积蓄支撑我长期做全职妈妈,所以在孩子读幼儿园后,我势必还需重回职场。
如果我把写作定位在职业这个框架中,姑且不说会不会在经济的压力下遗忘初心,丧失乐趣。单就说能否在浩浩荡荡的写作者大军中脱颖而出,需要的就不仅是实力、渠道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成为范雨素。而我,除了满腔热血,似乎没任何可以吸引到“金手指”的特质。
但如果把写作定位在兴趣爱好这个位置,那么我把仅有的这么些时间放在写作上,似乎对日后的工作又无甚帮助。虽然我试图说服爱人独立经营好一个公众号,也是日后向别人展示工作能力的办法,但这理由显然不太充分。身边所有人都认为,不如好好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争取在仅剩的几年时间内(公务员考试需在35岁之前)重回这只队伍,待工作稳定,再谈兴趣。
看起来很有道理对不对?我自己都差点被说服了。
可就写这篇文章的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写作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育儿,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重回职场获得资本,更是为了让我可以更好的体察自己的情绪,跟自己内心对话。
“全职妈妈”这个群体是在鄙视链底端的群体,是被遗忘的群体,是让人觉得除了孩子和家务,不需要自我的群体。不仅外界关注更多的是“妈妈”这个角色,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习以为常地将全部的精神投注于孩子之上。既然我喜欢写字,那么我何不尽可能地多写写这段日子。
这些记录将会是送给我全职生涯的一份礼物,也许也能成为很多全职妈妈们的精神慰藉。
让她们知道,她们并不孤独,曾经也有这么一个和她们一样:多思敏感、在自我和家庭中摇摆不定的女子,在这些日子中慢慢成长蜕变,找到方向。
也许她最后会获得成功,也许她最后会不幸失败,但不论如何站在人生的角度看,这都是对这段永不重来时光的尊重,不是么!
相关阅读:
注 :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
我是个正在努力码字的全职妈妈,强调与娃同乐,关注妈妈的个人成长,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温暖和启发。
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成长!您的留言或打赏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