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确实很多人说我聪明。但这只能算是对学习好的孩子的一种赞赏吧。在我们那个只论学习成绩的环境中,长辈很少能想出别的词来夸孩子。
我倒没觉得自己有多聪明。不过,小学、初中的学业,我真的觉得毫无难度,很多知识我觉得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所以,当我伸开拇指另四指弯曲,轻松的在黑板上比划出电流的方向的时候,当我一看题就知道在哪加辅助线的时候,我怎么都无法理解那个我一遍遍给她讲,她说明白了,却怎么也做不对题的同学。
我爸却觉得我的聪明不应该仅限于此,他总觉得我没开窍。所以,当大学三年级,那位一上课就跟我们说他在法(必须是四声的)国留学的故事的老师说起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突然觉得自己开窍的时候,我便开始期待我的这一天的到来,遗憾的是,至今我仍在期待着我的Aha time(顿悟时刻)。
我来这家公司的第一份工作是技术管理助理,直接领导是CTO。领导对我的评价有一条是聪明。于是我就使劲回忆,到底是什么表现让他觉得我聪明:是我一两次会议后就认全了8位技术管理成员?还是我很快的就基本无误的记下了会议纪要?还是我不几天就能够准确的传达他的意思并推动技术管理成员去执行?
或许都有,能快速上手,并为他分担工作,或许这就是他理解的聪明。
只是,他不知道我背后的努力。为了能快速认清成员,当我知道成员名单时,我从系统上下载了他们的照片、履历,开会前,反复的看;开会时,我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当领导点他们的名字时,我迅速的做匹配,做记录。
当一堆没听过的技术名词扑来的时候,我快速的记录,开完会,先自己网搜整理,然后,厚着脸皮找开会的人一个个的核对,渐渐的掌握了一些业务和技术知识。
当领导让我去询问一些工作进展的时候,我也不是简单的领导说什么就问什么,我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以便给领导提供选择支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领导说,你去问问王总,这周他们部门的项目什么情况?我一般接到任务后,会迅速的确认上周对他们的要求、他们的待办任务以及他们承诺完成的时间,确认了这些信息后我才过去问王总情况,如果王总说本周进展不顺,我会问问原因,人员投入情况及最晚完成时间,然后回去复命。
所以,这叫,除了聪明,还有用心。
02
技术管理助理这份工作,虽然职位不高,却因为是CTO的助理,所以也受人重视。
我见过很多拿着芝麻当绿豆的人。上一份工作,行政部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管些杂七杂八的事,但是有一个她看来很重要的事:管着公章。其实她也就是保管,盖公章的手续需要你自己找领导签一圈字,最后到她这盖章。于是,曾看到她各种不愿和扭捏。不叫她丽姐的一概不理,叫了丽姐的,她抬头看一眼,如果是新员工,她就不急不慢的处理着手头的活,让你等着,更甚者,有个做商务标的女孩(标书通常投标的最后一刻才出来,而且标书要盖章的地方很多),因为耽误了她一点下班时间,她直接把人家给训哭了。
懂事的,平时见面丽姐长丽姐短的,混个脸熟;会来事的,出差回来给她带点小礼物,再找她办事就不一样了,她看你来了,老远就热情洋溢,有说有笑的就帮你把章盖了,甚至还主动提醒你公章哪天外出,你要盖最好什么时候来。
我也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混职场,就是混人脉,人熟了就是好办事。有开眼的给咱带点吃的,至少说明人家眼里有你,尊重你,吃人家的嘴短,给人家办事麻溜点,也是应该的。这人情世故的,咱也懂,有来有往不占人家便宜就可以了。
只是,当他们没有跟你混熟,没有给你好处的时候,你能否公正的、积极的面对他们,急别人之所急,这才是体现职业素养的地方。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你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一些机密或秘密的时候,你的分寸感就特别重要,尤其是职场上,不管对谁,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任凭别人再怎么甜言蜜语,攀关系,也不能说。
还有,领导事都多,找领导办事的人更多,如何权衡好事情的轻重缓急也是一门艺术。
不无端的端架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保守职业秘密,这是起码的职业操守。
03
我刚入职的时候,部门并没有多少人,基本所有的事都是CTO亲自管理,其中包括项目的管理。
我当时表现的比较优异,而且部门人少,机会多,领导比较重视我。于是,顺理成章,我就帮领导分担了部分项目的管理事宜。
最近读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颇有感触,里面有一个案例是一个同事因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获得了新的工作提升。想想我也曾经有类似的经历。帮领导分担研发项目管理的同时,我还承担了其他的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因为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做软件培训,所以,我根据以前公司的一些经验,结合现在公司的特色,写了一份技术培训流程,并规范了从报名到培训、总结的每个环节。这都是份外的工作,领导一看,觉得我可能有这方面潜质,于是让我负责技术培训,可以安排培训老师的工作。但是遗憾的是,因为事情太多,加上年轻没有魄力,不懂得珍惜机会,没有放开手,所以虽然获得了授权却错过了这次提升的机会。
但是,向前一步,让领导看到你的上进心,当有机会的时候,他愿意把机会给你。
04
入职近一年时,技术管理要组织一次公司级技术管理大会,全公司的技术主管及以上人员都要求参加,公司当时还没有扩张。总人数1200人左右,最后实际参会300多人,包括外地的100多名同事。从跟CEO确定会议主题,到演讲嘉宾的确认及材料准备推动与审核,到确认会议的形式(全体大会+分组讨论呈现)及人员的分组,到编写会议章程,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大会顺利的有条不紊的召开,几乎没有出差错。
你猜组织者有几个人?两个!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当时并不是技术管理岗的同事,而且我们都不是专职做这个,本职的日常工作都要正常运转。那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天天加班呗,虽然每天很累,但是很充实,看着一步步往前推进,很有成就感。
人员的吃,住,行,安排给了人力但是每个细节都要我们自己把控,会议举办当天时也调用了公司的所有助理协助,从前期的培训,到当天的分工,都是我一手操作的。
并且会议当天和晚宴上,我还客串了主持人,在公司高级别人员面前露了脸。
组织大会不仅体现了我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而且体现了我对项目的把控和管理能力,就连CEO也对我印象深刻,这也为后期的超常规审批做好了铺垫。所以,当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准备,把握住。
过了不久, 当有了项目主管的空缺时CTO直接推荐了我,跨过了项目专员的岗位,并且推荐我参加了公司当年的外派培训,由公司承担所有的4.8W的学费。
很多大学生一起进公司,起点一样的从低职位做起,但工作一两年后就有了差别,有的人原地踏步,有的人崭露头角,差别还是来自我们这个人。工作用心、上进,愿意投入精力,明白自己工作的价值与禁忌,该把握的机会把握住,你的结果应该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