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是领域驱动设计,这个名字看起来很高大上,十分适合非开发背景的产品同学用来装13。但是 DDD 是个什么玩意呢?
其实很简单,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比如销售部门、技术部门、编辑部门。老板没必要让每个员工既能当销售,又能敲代码,还能舞文弄墨,因为这样的人太难招了。而如果把公司划分为若干部门,那么老板只需要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行,难度明显降低。
DDD 的思想也一样,开发同学在设计系统的时候,会分为若干层,每一层都有自己专门负责的事情,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的扩展性比较高。
对于产品同学来说,没必要关心这些层都叫什么名字、每层里面都包含什么玩意儿、层和层之间如何互通……但产品同学需要了解的是 DDD 思想中的「领域模型」。
模型是什么?我们以一次就诊举例。
1.就诊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人,如挂号员、门诊专家、收费员、药房药师,这些人都承担不同的角色。挂号员负责出售专家的号,门诊专家负责给你看病,收费员负责收费、药师负责取药。
2.我们非常清楚就诊的目标,就是「为了查自己到底什么病」。
3.整个就诊过程,由一系列满足规范要求的动作来完成就诊的目标,比如门诊专家需要给我们一个病历记录和药方,药师需要遵循专家输出的药方给我们取药。
「领域模型」其实就是类似的思维模式,以「就诊」作为出发点,把医生、药师等作为在就诊过程中可能遇见的角色,而「就诊」有明确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列的动作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领域模型中存在两类数据,一种是基础数据,性格内向;一种是业务数据,性格外向。业务数据可以让基础数据(实体)彼此关联起来,有点催化剂的感觉。所以建模的前提条件是:分清楚基础数据、业务数据。
催化剂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让基础数据之间建立了太多关联,那么这个模型一定是不稳定或难实现的。所以还是沿用前面的原则:「术业有专攻」,不要企图搞全才,踏实的去细化粒度吧,以前是神经血管,生活粗糙,现在是细胞基因,让生活精致一点。
细胞有细胞壁(植物),血管也有血管壁。细胞、血管就是聚合,而细胞壁、血管壁就是聚合边界。所谓聚合根,就像做支架手术,必须得先找到某动脉,然后才能顺着动脉找到需要放支架的地方,这根关键的入口动脉,就是聚合根。
对于领域而言,模型关系神马的,这一堆高大上的玩意,都可以抽象为「四色原型」,就像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用几个标签来概括他。那么,何谓四色?简而言之就是:什么人的角色、在什么地方的角色、用什么东西的角色、做了什么事。
人、地方、东西、事,就是所谓的四色。
继续前面就诊的例子:病人找专家看病,并拿到一个病历记录。
1.人:病人类型(哪个科室的病人)
2.地方:病人(在医院的角色是病人)
3.东西:专家(诊治方的角色是医生)
4.事:病历记录
如何利用四色原型让设计变得更灵活呢?
1.去掉病历记录和专家的关联,改为查询。即:通过专家来查询病历记录。因为一个专家可能会输出 n 份病历记录。但此时需要让专家关联一个病人就诊时的状态,因为我们想查询的是病人就诊时的病历记录,而不是现在的病历记录。
2.去掉病人和专家之间的关联,改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