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为一条路,恋上一座城。平江路就是一条这样的路。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傍河的小路,至今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历史格局。路的一边是连墙接栋的老房子,青砖黛瓦粉墙,另一边是平江河,小桥流水石堤。
前不久在苏州逗留一周,先后几次去了平江路。第一次是在黄昏时分,平江路上华灯初上,灯火摇曳中,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老墙石堤、深宅远巷,一切显得那么静谧安详,如梦似幻。第三次专为寻访赛金花,当年的状元宅,如今成了寻常家。
第二次去平江路,是在一个上午。十点多钟,平江路上的店铺还全没有开门,街道上几无行人,显得冷清寂寥。青石板路,木格花窗、隔扇,历经时光的打磨,风霜的侵蚀,早已淡退了炫耀的颜色,显出太古的模样,让人有置身远古的错觉。远处深巷里偶尔走来三两行人,仿佛从远古走来,又要走向悠渺的时空深处。
十一点半左右,平江路上已经游人如织了。刚才还冷冷清清的平江路一下活跃了起来。仿佛之前人们都隐匿在左右巷子里只等待那一声将令,就齐刷刷赶来集合似的。
02
在平江路,我被一个叫行走的店铺标志吸引住了。一个自行车的轮胎和几个齿轮构成一个时钟的创意图案。下面有两个大字——“行走”,一行小字——“漫步平江路,穿越苏州旧时空”。
透过玻璃墙,我首先看到的就是门口的那个轮胎的组织——一辆没有了前轮和车龙头的自行车。时光早已剥去了它的外衣,全身上下竟找不到一个字迹。我走进店去仔细研究了半天,才在车座上找到了一个有点模糊的凤凰图案。
在行走家,我看到了一台老式的西湖牌缝纫机,虽然历经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品相还很不错。看着它,我仿佛看到母亲坐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又仿佛看到自己和姐姐妹妹坐在母亲周围忙着扦裤边、锁纽扣洞、钉纽扣甚至弟弟也要参加进来的情景。一晃几十年过去,恍如隔世了。
一个老上海的纯铜大喇叭的老式留声机的模型,安静地坐在一只小木箱上。看着这台老式的留声机,耳畔仿佛传来了《夜上海》的旋律,一时霓虹灯闪烁,舞袖飘飘,眼前竟是老上海的百乐门了。
在南厢内,我看到了一架保存完好的老织布机。织机上白色丝线的经线已经布好,可是织娘呢?那个“唧唧复唧唧,终日当户织”的木兰呢?她是走下织机,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了吗?不不,那个充满智慧的“不知何氏之女”呢?她走下织机,是要去拿剪刀来剪断布匹,苦劝她那个出门游学又欲半途而废的夫君吗?
……
置身行走家,看着那些上了年纪的东西,一时竟不知今世何世了。
03
走进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立刻被一种很小资的情调围裹着。
这里的装饰布置格调优雅闲适,觅一个座位,点一杯丝袜奶茶,执一卷纸书,不知不觉,猫上一个下午。
午后的暖阳透过木格的窗栅,在书屋里氤氲开来。书架上、书桌上、书卷上、小姑娘清秀的脸上,便都是暖暖的柔柔的黄黄的光了。满屋子的温馨与从容,恬淡与清闲。
猫空的镇店之宝——一只肥肥的大黑猫,也正慵懒地睡在角落里它的卧榻——一张柔软的沙发椅上,非常享受,非常小资!
这里适合看书。清幽而宁静的环境,任你在古书中徜徉,穿越,与古人交。
这里适合想心事。你平时没空想的事或不便想的人,此刻你尽可以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没有人来打搅你,也不会有人来追究你。
这里更适合放空自己。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那么静静地呆着。暂时抛开世俗的一切,放松自己,让心灵沉淀。
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学学小儿女,玩玩他家“寄给未来”的专利游戏。选个有意思的明信片,写上你的心里话,寄给你的那个她(他),或者自己。你希望对方哪一天收到,就把明信片放到明信片墙标有日期的方格内——估算行程提前几天,到那一天店员就会帮你寄出。
我真的在平江路25号——猫空总店,给自己选了两张明信片。
一张的图案是猫,还有这样的文字:“有时候你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可最终的结果却还是个屁!”
可不是嘛,我们的付出不是总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的。我给自己写了这样的话:“可是啊,我们还是要咬碎牙和着泪咽下去,然后轻轻拭去嘴角的血迹,勇敢地抬起头,继续奋力前行。万一就实现了呢?”我随便将它放在明信片墙的某月某格内。
还有一张我写着:“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所以不必太过追求完美,学着放下,或许就是月明风清呢!”
看着两张明信片背面的内容,不觉哑然失笑了。怎么突然就入世出世,亦儒亦道起来了呢?要是再来点佛家的四大皆空,岂不就可以从容地跟苏子瞻闲话人生了吗?
04
平江路上的每一个店铺我都想进去看看。它们一个个古式古香地舒展着,且都有一个好听甚至诗意的名字。
平桥流觞,与酒无关。
茉莉家,也并不卖茶。前厅是做外贸服装的,店里的一个藤雕的衣架让人印象深刻。后设一小茶室,说是主人以茶会友之处,不给参观,不让拍照。
桃花源记门口有一副对联,右边是“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左边是“扶昨日残醉,或恐当歌,莫管流年”。你猜不到是干什么的吧?店名旁边有个注解:“梦里闻香寻滋味。”难怪“桃源望断无寻处”呢,原来迁至平江路了。
在伏羲会馆,品茶听琴赏昆曲,高雅得不要不要的。或者,去洪登记吃个大麻球,蹭个评弹听听也是不错的选择。又或者,平江园里一杯茶,在宁静、清幽、安逸之中,感受茶中禅意,禅中茶香。
那个移花宫传人——花无缺,你还记得吗?他跑到平江路上做起了干花工艺品的生意来了。
什么串门啦,叙旧啦,桃花坞啦,你只有亲自进去看一看才不至于被它的名字欺骗了去。对了,别错过了转角遇到猫,巷子里的阳光,进店有惊喜哦。
我最喜欢的一个店名叫作且听吴歌。它应该是一家旗袍的私人订制会所。喜欢它的原因是我认为店名的创意,以吴歌喻旗袍,恰到好处。吴歌的婉约柔和、绵软飘逸不正符合旗袍的气质吗?遗憾的是现在人家改名字了,叫吴缝天衣。这是急于告诉人们他家是卖衣服的吗?急什么嘛?
05
走着走着,我被一个诗意的名字吸引住了——丁香巷——便想起雨巷诗人的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也要去寻访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于是走进了丁香巷。
小巷狭长而幽深,静谧而安详。两旁修葺过的粉墙又见斑驳,木格花窗或掩或开。枯黄的藤蔓恣意地垂在窗前,只等春风的一声召唤,它们就随时着上绿衣,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来把这些花窗木栅给蒙上,守护闹市深处吴门人家的宁静。
我默默地彳亍着……
然而,我终究没有遇见那个丁香姑娘。大概是因为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丁香姑娘不肯来赴我的约会。况且,望舒先生诗里的雨巷,据考证家说,其实也并不是姑苏平江路的丁香巷。
婉转深巷中,不时传来软语吴歌的浅吟低唱。
寻不到丁香姑娘,于是我退而去寻使丁香巷得名的大丁香树。
我往巷子深处寻觅,路过一个在檐下侍弄摩托车的中年男子,向他询问,他说不知道。他转向花窗,问知否?内中妇人也说不知。我并不止步,继续寻觅。
在深巷里,我遇见一个有些仙气的婆婆,婆婆也说不知道,让我去里弄找找。里弄中,暖阳下,一幅绝美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不忍心搅扰了他们的安详平静,悄悄走开。
忽想起,“传巷内有大丁香树,故名”,竟忽略了这个“传”字,而认起真来,于是回头是岸。
平江路左右与之垂直相接的狭小的街巷,除丁香巷外还有许多,悬桥巷﹑中张家巷、大儒巷、胡厢使巷、邾长巷……每个巷子都有它自己的名人故居、历史掌故和美丽传说。
06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一作巷)小桥多。”
平江河西,一栋栋的老屋枕河而建,大多是白墙邻水,也有的河边与人家之间隔一条青砖或青石板的小道。这些老房子,浸染了岁月风霜,见证了沧桑变迁。
一例青砖黛瓦粉墙,檐角参差高耸。木栅的花窗,木色棕黑或栗色,与粉墙相映成趣。粉墙多斑驳,不时露出深浅不一的砖缝,爬墙草枯黄的藤蔓紧贴着墙面,间或有几株小草从缝隙里探出一抹新绿,于是黄的绿的一齐随风摇曳起来,如慕如诉。
隔河望去,尤其是在掌灯时分,那些消逝了当年光华的老屋里,临河或开或掩的木格花窗内,昏黄橘红,灯影幢幢,竟让人思绪有些凌乱了:
这一扇窗内,曾经谁家的娇娘临窗弄妆梳洗?
那一扇窗里,曾经哪家的闺秀当窗画眉照花?
那个晚清名妓赛金花又曾是在哪一扇窗内,做了洪钧的新娘,由一个清倌人华丽蜕变为状元夫人,从此演绎一段红袖添香状元佳人的风流故事,并由此开启她的国际交际花的传奇人生?
那个传说中的被平江河中摇橹的美丽船娘偷走了心的举子,又曾经在哪一扇窗内倚窗凝睇、凭窗远眺?
多已无从考证,唯有去问一问平江多情的河水,她可曾把当年那些美丽的倒影一一存储?
而说起平江街区的小桥,光我经过的横跨平江河的东西向桥梁就有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积庆桥、青石桥、众安桥、通利桥、重建胡厢使桥等等。
这些桥梁中,最有韵味的当数青石桥了。它是一座拱形桥,桥身的石拱和水中的倒影合拢在一起,就像一轮圆月悬在河上。如果再在倒影里添一条摇橹船进去,感觉小船划进了月亮里,你说美不美?
07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在平江路,你可以缓慢地走在青石板路上,也可以悠闲地坐着手摇船上;你可以伫立桥头,也可以坐在河边的石栏杆上;你可以是在欣赏,也可以是在拍照;你可以是在啃鸡爪旮旯的鸡爪,也可以是在喝狐狸家的酸奶酪;你还可以是在相呆……总之,不管你走在哪里,也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可能成了别人眼里的诗意或禅意,你都是一道风景。
我不知道高尔泰老人为什么不喜欢苏州,他说尤其不喜欢苏州园林,如果他去了平江路,估计他的想法会有所改变也未可知。
我几次去平江路都是在春节,虽是冬季却并不萧索,不知道春季和秋季的平江路又是怎样。我想,以她的性情,是不会太过张扬的。平江路,固守着她那份清幽和古朴,慵懒和安详,悠闲和舒展,宁静和平和,固守她的诗意和禅意。
忽然想到一个名词,诗意的栖居,平江路正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苏城,我会再来。平江路,请你等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