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东升凭借《旺角黑夜》 拿下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在领取最佳导演时的获奖感言是:多谢寰宇电影公司的支持,因为这部戏我是找到第五间公司才找到投资的。他筹备三年,更是将该片视为得意之作,据说尔冬升还带着班底在嘎纳和金马奖招摇过市,吸引眼球。
第一次听到尔冬升这个名字,仅知道他是张曼玉谈了七年的男朋友,后来知道秦沛、姜大卫都是他的哥哥。而第一次知道《旺角黑夜》,是在这部片子获得当届香港金像奖之时。记得那时,尔冬升《旺角黑夜》遭遇劲敌周星驰《功夫》,镜头对准两个导演时,尔冬升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周星驰表情却很是僵硬,结果是尔冬升胜出。那刻,张柏芝喜极而泣,哭得那叫一个楚楚动人,那模样让人不禁联想起了《喜剧之王》里的柳飘飘。
《旺角黑夜》是以时间为线索的电影,简单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交代了人物之间的背景故事,冲突以及火力的导线索。黑帮纠纷,请大陆杀手,警察出现,解决问题。在限定的时间内做限定的事情,好象《PTU》一样的结构,但是却有着迥然不同的魅力。这部电影,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在地”精神。最本土的香港,最直接的旺角,最矛盾的线索,最纠缠的人物,最真实的根基。
当越来越多的电影表达了更多的国际化,以及不知所谓的本土文化展现之后,我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一种“在地”文化展现,它最真实的还原了一幕最真实的场景,却又有艺术化一样的加工,它表达了一种你不能触摸的生活意想,但你又知道,其实它就在你生活左右。
只是它和你总是交叉而过,慢慢回落。
事到如今,我们可以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尔冬升的野心,那就是本片超越警匪的正邪对立,在匪这边是来自大陆的穷苦人家,杀手妓女都是被迫做事,而且深受那些本土地头蛇的压榨和欺负。他们是悲情的省港旗兵和飘飘榴莲,甚至比之还更无奈,更可怜。
另一方面,理想主义的警察杀人不眨眼,但匪徒何尝都是天生坏心。队长杀人之后,性格大变,联系到误杀东南亚的摆局,完全可以想见队长也是误杀。这个时候他说了一句话,不是为你,而是为了你父母和整个团队。这和黑社会的利益,和来福所信奉的宗族老乡情谊,甚至和丹丹的天涯相助有什么两样呢?他们也有来自上司和公众的压力,平安夜,也要像古惑仔一样加班而埋怨。
尔冬升的作品有两个系统,一是《新不了情》《忘不了》的温情脉络,一是《癫佬正传》《旺角黑夜》《新宿事件》的暴力风格,在他近来的作品中,后者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但他光影中的暴力绝非吴宇森式的美学宣泄,也非杜琪峰式的宿命论,他所诠释的暴力总与生存相联。
乍看来《癫佬正传》和《旺角》《新宿》不能归到一起,但细心的人一定可以发现这三部电影的结局有莫大的相似,都是以血腥收场,《癫佬》中秦沛拿起砍刀,挥向孩子和朋友;《旺角》中吴彦祖捡回枪,射杀无赖和警察;而《新宿》更是把暴力上升到火并的群体性事件。但再细心点,还可以发现,这些举刀持枪的所谓“歹徒”,无一不是在日常中规矩老实的人,秦沛、吴彦祖和成龙所饰演的角色都可以用规矩来形容,但都在最后做出血腥的举动。
不同于杜琪峰对强烈形式感的追求,故事为了精巧不惜牺牲现实性,尔冬升在把故事讲得一波三折的同时,却处处铺垫着警界、匪界和人性的真实。在黑暗的底层,有温暖的人性,如来福和丹丹的友情,但是现实的逼仄让原本善良的人躲不开杀戮与被杀戮的宿命。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众警察闯入旅馆以为杀错良民却误立大功捉到毒品商家。这场戏无论在气氛营造以至演员的演技都配合得天衣无缝,转折位处理得非常高水准。结尾的安排也让人意料之外,尤其是新仔警察的下场,令人不仅想起游达志的《非常突然》。
警与匪的界限模糊,在《洛城机密》中已经淋漓尽致,但是尔冬升把它处理得合情合理。线人原是苗警官的同事,因吸毒而沦落到黑社会的底层;在错杀犯人之后,为了逃避对警队的惩罚,不算坏的警察们熟练地布置现场。正与邪,可以轻易划分吗?不尽然。作为杀手的来福难道不善良不正直吗?警官们错杀了人犯,又违法掩盖事实,就是不正直的人吗?在这里,全无好人,也无坏人,义愤者死,无辜者死,片子里弥漫着对正义的悲观情绪,这正是所谓的“黑色电影”。
本片以两个警官的对话开头。“想找的找不到,不想见的偏见到。有缘一定见到。”“有孽也一定见到吧。”对其的解读有的人写的更好:旺角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七情上面"的一隅,它看透所有的世情,却纷呈世相诱惑世人。在这里,欲望越深重,孽缘也便来得更深重。
让人不禁联想到《红圈》中的经典台词:“当人们注定要相遇,就算他们一无所知,不管他们遭遇为何,不管道路如何迥异,自有一天,他们会在赤环内不期而遇。”这种悲剧性和罪性奠定了全片的基调。
这也是张柏芝继《喜剧之王》之后第二次演妓女,那时候的她正值颜巅,满脸胶原蛋白,还没后来的整容和暴瘦。而且她真是天生的演员,很多角色的微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到位,更是凭此片拿下了当年的金像奖提名,实至名归。
很多人说,一个演员是幸福的,他们一辈子可以过很多种的人生,可是我不觉得,我觉得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只是他们的内心的一个部分的无限放大,他们不可能去让自己变成那个角色,当他们心中最隐匿的部分和角色相吻合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发挥出了角色的张力。
整个剧最为感动的一幕,是张柏芝看见自己包里面吴彦祖留下的现金,那个表情。让人联想起,《甜蜜蜜》中,张曼玉看到曾志伟的尸体上那个米老鼠纹身的画面。难言之隐,面浮与色,却道不尽心中的无奈,抓不住那根稻草。
男主吴彦祖,虽然普通话讲的略微不是很标准,但是他刻画这个人物的内在魅力远远超越起其外表,内敛而有丰富的内心。只是唯一可以考究的是,没念过书却戴了一副所谓的近视镜,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关系,总之有点牵强。
世界上有两种创作堪称伟大,一种寄望于想象,一种来源于真实。显而易见,《旺角黑夜》属于后一种。当尔冬升用三年的时间来构思这样的一个剧本的时候,和后面的画面张力,都让你以为这应该杜琪峰的江湖电影,却想不到是出自那个拍了《不了情》等等这种温情电影的尔冬升之手。
所以,在表达人物细腻感情的时候,尔冬升的刻画明显要高于杜琪峰,同样比较《旺角黑夜》中不管是方中信和妻子、同事之间的孤独,还是来福和素儿奶奶以及于张柏芝之间的对话和纠葛,都将那种隐含的感情堆砌在那里,满满的,不溢出来。
而“香港又为什么叫香港呢?”故事的女主角一直在片子中重复了好几遍这个问题,影片结尾的时候打出一行字幕,“昔日,香港制香,故名香港”,这是香港的历史。而所谓的香港制“香”,也不过是昔日而已。